治胎死腹中
乌金散 治难产或热病,胎死腹中,或因颠仆,或从高坠下,或房室惊搐,或临产惊动太早,触犯禁忌,或产时未到,经行先下,恶露已尽,致胎干子死,身冷不能自出。但视产母面赤舌青,是其候也,面青舌赤,母死子活;唇青吐沫,子母俱毙。又有双胎,或一死一活,其侯难知,临时观变可也。
熟地黄(洗切,焙干酒焙) 真蒲黄 大当归 交趾桂 杨芍药 军姜(去皮) 粉草(各一两) 小黑豆(四两) 百草霜(五钱)
上为末,每用二钱,米醋半合许,沸汤六七分,浸起温服。疑贰之际,且进佛手散,酒水合煎二三服探之,若未死,子母俱安,若胎已死,立便逐下。的知其胎死,进此药后,更进香桂散,须臾如手推下。常用催生,更加好滑石末半两,葵子五十粒,捶碎黄柞叶七八皮,葱白二寸,顺流水煎汤调下,盖滑石能利小便,柞叶行气逐血,葱白内通阳气,气盛血行即产矣。
麝香(五分,另研。一方用当门子一个) 官桂(三钱,为末,一方用桂枝二钱)
上和匀,作一服,温童便酒,或葱汤调服,(服法妙)须臾如手推下。此方比之用水银等,不损血气。一方加白芷三钱。一方单用桂末一钱,童便调下,名救苦散。
苍术(米泔浸) 陈皮 浓朴(姜汁炒,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一剂,酒水各一盏,煎至一盏,投朴硝半两,再煎三五沸,温服,其胎化血水下。
或只用朴硝半两,研细,以童便调,温服,亦妙。或用二钱,以顺流水调下。(一平胃散也,而用以下死胎,可见用法之不穷如此。盖胃行则死胎自行,更投朴、硝,则无不下矣,妙妙)
一方 治妊娠三五个月,胎死在腹中不出。
大腹子 赤芍药 榆白皮(各三两) 当归(炒一两) 滑石(七钱半) 瞿麦 葵子(炒) 茯苓粉草 黄芩(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千金神造汤 治动胎及产难,子死腹中,并妊娠两儿,一死一生,服之令死者出,生者安,神验。
上三味,以东流水一斗先煮蟹爪、甘草(东流取其顺下,先煮取其力全),得三升,去滓,次纳胶,令烊,顿服之,不能分再服。若人困,拗口纳药,药入即活,煎药作东向灶、用苇薪煮之。(煮苇薪取轻虚之意)
一方 治胎死腹中,干燥着背。
葵子(一升)(要知葵子多用方妙) 阿胶(二两)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之。未出再煮服。
一方 治子死腹中,或半生不下,或半着脊骨,在草不产,血气上荡母心,面无颜色,气欲绝,及治胞水早干,胎涩不下。
上三味,共煎至二升服,分温二服,不能服者,随多少缓缓服之。
一方 治胎死腹中,或半产不下。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葱白汤下。
半夏汤 治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冲上昏闷,或血暴下,及胞干而不能产者。
半夏曲(一两半) 桂(去皮,七钱半) 大黄(五钱) 桃仁(三十个,去皮尖炒)
上为粗末,先服四物汤一二服,(妙在先服四物)次用此药三钱,生姜三片,水煎服。如未效,次服下胎丸。
下胎丸 治产难,胞衣不出,横倒者,及儿死腹中,母气欲绝者。
上为细末,滴水丸,如桐子大,食后用半夏汤下三二丸,续续加至五七丸。(一方下三十丸。
渐加至五十丸。)(治肥胖痰多难产者妙)
一方 治生产不顺,胎死腹中,胎衣不下,临产危急妙。
上为末,童便酒各半盏,调下一服即生效。
霹雳夺命丹 治临产蓦然气痿,目翻口噤,面黑唇青,沫退场门中,子母俱损,两脸微红,子死母活。
蛇蜕(一条,瓦罐内 ) 蚕蜕(烧,二钱) 男子发(烧灰,一钱) 乳香(五分) 黑铅(二钱半)
水银(七分半,根据前法作) 千里马(即路上左脚旧草鞋一只,取鞋鼻洗净烧灰,一钱)
上为末,以 猪心血丸,如桐子大,金银箔七片为衣,每服二丸,用倒流水灌下,或入伏龙肝调下。(危症极矣,必黑铅、水银方妙。然症少缓者,切不可用之)
宣明 砂散 治胎死腹中不下。
砂(研细) 当归(各一两)
上研极细,只分作二服,温酒调下,如重车行五里,不下再服。
牛膝丸 下死胎。
杜牛膝(三两) 紫金藤(紫金藤即紫木香) 蜀葵根(各七钱) 当归(四钱) 肉桂(三钱) 麝香(五分)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乳香汤送下。
一方 治产难数日,子死腹中不出,母气欲绝。
上细切,用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顿饮即下。一方无榆白皮,有天花粉四两,大能堕胎。(天花粉亦能坠胎)
一字神散 治子死腹中,胞衣不下,胞破不生,累有神验。
鬼臼(亦可治鬼胎)不拘多少,黄色者,去毛,研为末,以手指捻之如粉,极细为度。此药不用罗,每服三钱,用无灰酒一盏,煎至八分,通口服,立生如神。

- 治胎死腹中《济阴纲目》
- 治胎前病方《妇科玉尺》
- 治胎死欲令出方《集验方》
- 治胎动神验奇方《回生集》
- 治胎痫发搐真假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治胎不安肚痛《奇方类编》
- 治太阳寒水法《四圣心源》
- 治锁口疮《奇方类编》
- 治太阴湿土法《四圣心源》
- 治损伤血流不止并吐血不止《奇方类编》
- 治瘫痪中风《奇方类编》
- 治损法《慎柔五书》
- 治痰《证治准绳·幼科》
- 治损法《中医词典》
- 治痰《证治准绳·幼科》
- 治飧泄《是斋百一选方》
- 治痰点天突穴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治嗽熏法《备急千金要方》
- 治痰茯苓丸《是斋百一选方》
- 治嗽方《是斋百一选方》
- 治痰结经闭《济阴纲目》
- 治嗽《是斋百一选方》
- 治痰客于上焦《是斋百一选方》
- 治死胎杂方《济阴纲目》
- 治痰塞不孕《济阴纲目》
- 治死胎横生不下《奇方类编》
- 治痰嗽带血方《奇方类编》
- 治死《洪氏集验方》
- 治痰药例《古今医统大全》
- 治水肿灸刺法《圣济总录》
- 治痰饮《是斋百一选方》
《济阴纲目》
- 作者:武之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调经门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 论脾胃生血
-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 论调经当抑气
- 论调经先去病
- 论调经大法
- 论经水异色
- 论经候愆期
- 论月水多少
- 论月水不利
- 论月水不断
- 论过期不止
- 论经病疼痛
-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
- 论往来寒热
- 论热入血室
- 论经行泄泻
- 脉法
- 调经通用诸方
- 治经候先期
- 治经候过期
- 治经水过多
- 治经水涩少
- 治月水不利
- 治月水不断
- 治过期不止
- 治经病疼痛
- 治经病发热
- 治往来寒热
- 治热入血室
- 卷之二经闭门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
-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 论经闭大法
- 脉法
- 治血枯经闭
- 治血涩经闭
- 治痰结经闭
- 卷之二血崩门
-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 论血崩因虚热
-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 论补中去积
- 论开痰行气
- 论杀血心痛
- 论崩漏杂治法
- 脉法
- 治血热崩漏
- 治崩中去血不止
- 治劳伤崩漏
- 治崩漏气陷
-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
- 治崩漏虚寒
- 治崩漏虚脱
- 血见黑则止
- 卷之三赤白带下门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入于胞门
-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
-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
-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
-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
-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浓脾
-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 论带下杂治法
- 论室女带下
- 排脓
- 消瘀血
- 论白浊白淫
- 脉法
- 治湿热带下
- 治湿痰带下
- 治风邪带下
- 治虚损带下
- 治虚寒带下
- 治带下滑脱
- 治白浊白淫
- 卷之四虚劳门
- 卷之五积聚瘕门
- 卷之六求子门
- 论求子须知先天之气
- 论求子脉须和平
- 论求子先调经
- 论求子贵养精血
- 论求子必知氤氲之时
- 论合男女必当其年
- 论男女精血盛衰
-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
- 论男女各由百脉齐到
- 赶经法
- 逐月养胎法
- 论痰饮不孕
- 论求子禁用热剂
- 论孕子杂法
- 脉法
- 治血虚不孕
- 治宫冷不孕
- 治痰塞不孕
- 治婢外家不孕
- 附断子法
- 卷之七浮肿门
- 卷之七前阴诸疾门
- 卷之八胎前门·上
- 论胎属十二经所养
- 论治胎产三禁
- 论胎前调理法
- 论胎前用药法
- 孕妇食忌
- 孕妇药忌
- 孕妇起居忌
- 候胎法
- 诊妇人有妊歌
- 验胎
- 逐月养胎法
- 恶阻
- 胎动不安
- 胎漏下血
- 烦躁
- 心腹胀满
- 心痛
- 心腹痛
- 腹痛
- 小腹痛
- 腰腹及背痛
- 胎水肿满(即子肿子满子气)
- 腹哭钟鸣
- 积聚
- 卷之九胎前门·下
- 卷之十临产门
- 卷之十一产后门·上
- 卷之十二产后门·中
-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乳病门
-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