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候愆期

《济阴纲目》书籍目录

王子亨曰∶经者常候也,谓候其一身之阴阳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过不及,皆为不调。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阴阳衰盛所致。

丹溪云∶经水不及期而来者,血热也,四物汤加芩、连、香附。肥人不及日数而多者,痰多血虚有热,南星白术苍术黄连香附川芎作丸。

薛氏曰∶先期而至,有因脾经血燥者,宜加味逍遥散;有因脾经郁滞者,宜归脾汤;有因肝经怒火者,宜小柴胡汤生地黄;有因血分有热者,宜四物汤柴胡牡丹皮山栀子;有因劳役火动者,宜补中益气汤。(丹溪翁只主一热字,而热症内又用苍术、南星等,谁其信之。立斋又分肝脾血分劳役五种,尤为详明。愚谓脾虚气郁,宜归脾汤;脾实气郁,宜越鞠丸之类为当)

丹溪云∶经水过期血少也,用川芎当归人参白术,兼痰药治之。过期色淡者,痰多也,二陈汤加芎、归。过期紫黑有块,血热也,必作痛,四物汤加香附、黄连

薛氏曰∶过期而至,有因脾经血虚者,宜人参养荣汤;有因肝经血少者,宜六味地黄丸;有因气虚血弱者,宜八珍汤。(血生天脾,故色淡者,宜补脾胃,此参、术所必用也,而丹溪以芎、归为配,不用地黄芍药者,岂无深意焉。如立斋养荣、八珍等汤,俱本于此,其用六味丸者,又为补母之法,宜详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济阴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济阴纲目》书籍目录
  1. 论经候愆期《济阴纲目》
  2. 论经后失音及陷伏《冯氏锦囊秘录》
  3. 论经络次序《中风论》
  4. 论经行泄泻《济阴纲目》
  5. 论经络浅深《中风论》
  6.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济阴纲目》
  7. 论经脉有奇经八脉《针灸大全》
  8. 论经病原《济生集》
  9. 论经水异色《济阴纲目》
  10. 论经病疼痛《济阴纲目》
  11. 论经主冲任二脉《济阴纲目》
  12.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济阴纲目》
  13. 论惊风证治《景岳全书》
  14.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济阴纲目》
  15. 论精血《外科理例》
  16.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济阴纲目》
  17. 论痉(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18.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济阴纲目》
  19. 论痉不当以刚柔分虚实《读医随笔》
  20.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济阴纲目》
  21. 论静而得之曰中暑《质疑录》
  22.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济阴纲目》
  23. 论九宫分野《古今医统大全》
  24.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济阴纲目》
  25. 论九漏《疡医大全》
  26. 论经闭大法《济阴纲目》
  27. 论九针孔穴应候诀《普济方·针灸》
  28.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济阴纲目》
  29. 论灸刺分经络《外科理例》
  30. 论噤口痢《知医必辨》
  31. 论灸法《景岳全书》

《济阴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