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
伤寒初起,先发热而后恶寒;疫症初起,先恶寒而后发热,一两日后,但热而不恶寒。此寒热同而先后异也。有似太阳、阳明者,然太阳、阳明,头痛不至如破,而疫则头痛如劈,沉不能举。伤寒无汗,而疫则下体无汗,上身有汗,惟头汗更盛。头为诸阳之首,火性炎上,毒火盘踞于内,五液受其煎熬,热气上腾,如笼上熏蒸之露,故头汗独多。此又痛虽同,而汗独异也。有似少阳呕者,有似太阴自利者。少阳而呕,胁必痛,耳必聋;疫症之呕,胁不痛,耳不聋,因内有伏毒,邪火干胃,毒瓦斯上冲,频频而作。太阴自利者,腹必满;疫症自利者,腹不满。大肠为传送之官,热注大肠,有下恶垢者,有旁流清水者,有日及数十度者。此又症异而病同也。种种分别是疫,奈何犹执伤寒治哉?

-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疫疹一得》
- 论疫《医学心悟》
-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温热经纬》
- 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阴证略例》
- 论疫疹因乎气运《疫疹一得》
- 论医者宜避疮毒侵袭《疡医大全》
- 论疫疹之脉不能表下《温热经纬》
- 论医者更易良方《外科精要》
- 论疫疹之脉不宜表下《疫疹一得》
- 论医者胆大心小《疡医大全》
- 论阴不得有汗《伤寒发微论》
- 论医者病家得失《冯氏锦囊秘录》
- 论阴疮《外科精义》
- 论衣服门《养生导引秘籍》
- 论阴疮毒似阳疮《疡医大全》
- 论一穴有五名《针灸大全》
- 论阴户生疮《济阴纲目》
- 论一穴有四名《针灸大全》
- 论阴户肿痛《济阴纲目》
- 论一穴有三名《针灸大全》
- 论阴火为心乘土位《质疑录》
- 论一穴有六名《针灸大全》
- 论阴厥《华佗神方》
- 论一穴有二名《针灸大全》
- 论阴冷《济阴纲目》
- 论一名有两穴《针灸大全》
- 论阴脉小便不通《阴证略例》
- 论叶派治温热之误《温病正宗》
- 论阴挺下脱《济阴纲目》
- 论噎隔反胃《评琴书屋医略》
- 论阴阳表里灸法三十七首《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