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疫疹之脉不宜表下

《疫疹一得》书籍目录

疫疹之脉,未有不数者。有浮大而数者,有沉细而数者,有不浮不沉而数者,有按之若隐若现者,此《灵枢》所谓阳毒伏匿之象也。诊其脉,即知其病之吉凶。浮大而数者,其毒发扬,一经表热,病自霍然;沉细而数者,其毒已深,大剂清解,犹易扑灭;至于若隐若现,或全伏者,其毒重矣,其症险矣。此脉得于初起者间有。得于七、八日者颇多,何也?医者初认为寒,重用发表,先亏其阳;表则不散,继之以下,又亏其阴。殊不知伤寒五、六日不解,法在当下,尤必审其脉之有力者宜之。疫症者,四时不正之疠气。夫疠气,乃无形之毒,胃虚者感而受之,病形颇似大实,而脉象细数无力。若以无形之疠气,而当硝、黄之猛烈,邪毒焉有不乘虚而入耶?弱怯之人,不为阳脱,即为阴脱;气血稍能驾御者,必至脉转沉伏,变症蜂起,或四肢逆冷,或神昏谵语,或郁冒直视,或遗尿、旁流,甚至舌卷囊缩,循衣摸床,种种恶症,颇类伤寒。医者不悟引邪入内,阳极似阴,而曰变成阴症,妄投参、桂,死如服毒,遍身青紫,鼻口流血。如未服热药者,即用大剂败毒饮,重加石膏,或可挽回。予因历救多人,故表而出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疫疹一得》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疫疹一得》书籍目录
  1. 论疫疹之脉不宜表下《疫疹一得》
  2. 论疫疹之脉不能表下《温热经纬》
  3. 论阴不得有汗《伤寒发微论》
  4. 论疫疹因乎气运《疫疹一得》
  5. 论阴疮《外科精义》
  6.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温热经纬》
  7. 论阴疮毒似阳疮《疡医大全》
  8.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疫疹一得》
  9. 论阴户生疮《济阴纲目》
  10. 论疫《医学心悟》
  11. 论阴户肿痛《济阴纲目》
  12. 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阴证略例》
  13. 论阴火为心乘土位《质疑录》
  14. 论医者宜避疮毒侵袭《疡医大全》
  15. 论阴厥《华佗神方》
  16. 论医者更易良方《外科精要》
  17. 论阴冷《济阴纲目》
  18. 论医者胆大心小《疡医大全》
  19. 论阴脉小便不通《阴证略例》
  20. 论医者病家得失《冯氏锦囊秘录》
  21. 论阴挺下脱《济阴纲目》
  22. 论衣服门《养生导引秘籍》
  23. 论阴阳表里灸法三十七首《外台秘要》
  24. 论一穴有五名《针灸大全》
  25. 论阴阳大要《华佗神方》
  26. 论一穴有四名《针灸大全》
  27. 论阴阳二络《阴证略例》
  28. 论一穴有三名《针灸大全》
  29. 论阴阳法《疡医大全》
  30. 论一穴有六名《针灸大全》
  31. 论阴阳痞格《华佗神方》

《疫疹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