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言谵语
大全云∶产后语言颠倒,或妄言谵语,如见鬼神者,其源不一,须仔细辨证,用药治疗。
产后惊风,语言乱道,如见鬼神,精神不定者,研好朱砂调酒下龙虎丹(方见《局方》三丸,作一服,兼琥珀地黄丸服之,(诸条俱不言痰)一则因产后心虚,败血停积,上干于心,而狂言独语者,当在乍见鬼神条求之。二则产后脏虚,心神惊悸,志意不安,言语错乱,不自觉知,神思不安者,当在惊悸条求之。三则宿有风毒,因产心虚气弱,腰背强直,或歌哭嗔笑,言语乱道,当作风痉治疗,当在心惊中风条求之。四则产后心虚中风,心神恍惚,言语错乱,当在中风恍惚条求之。五则产后多因败血迷乱心经而癫狂,言语错乱无常,或晕闷者,当于本卷血晕类求之。六则因产后感冒风寒,恶露斩然不行,憎寒发热如疟,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当作热入血室治之,宜琥珀地黄丸及四物汤,只用生干地黄加北柴胡等分煎服,如不退者,以小柴胡汤加生干地黄如黄芩分两,煎服愈。虽然,以上诸症,大抵胎前产后,自有专门一定之法,毫发不同,如产后,首当逐败生新,然后仔细详辨疾证,不可妄立名色,自生新意,加减方药,大宜对证,根据古法施治,未有不安者也。
薛氏曰∶前证当固胃气为主,而佐以见证之药,若一干攻痰则误矣。
一产妇形体甚倦,时发谵语,用柏子散稍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愈,又因怒,仍狂言胁痛,小便下血,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顿瘥,又佐以加味归脾汤而安。
一灵三圣散 治产后败血冲心,发热,妄言奔走,脉虚大者。
上前三味浓煎汤,调入蒲黄末,一服即定。
方见前血晕。
调经散 治血气虚损,阴虚发热,或瘀血停滞,以致心神烦躁,如见鬼神,或言语谵妄。
没药 琥珀(并细研) 桂心(各一钱) 赤芍(炒) 当归(酒浸,各一钱) 细辛(二钱半)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汁温酒各少许调服(此方重在瘀血停滞,不治阴虚发热,故用桂心麝香)。或用苏合香丸一钱,以童便调服即醒。(产后用苏合香,恐芳香太过,走散真气,以童便调服,具见妙用)
柏子仁散 治产后元气虚弱,瘀血停滞,妄言乱语,乍见鬼神。
柏子仁 远志 生地黄(焙) 人参 当归 桑寄生(桑寄生治产后余疾,益血脉) 防风琥珀(另研)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粗末,先用白羊心一个切片,以水三盏煮取清汁七分,入药末五钱,煎至六分服。
妙香散 治产后心神颠倒,语言错乱,如见鬼神。
干山药 白茯苓 茯神(去木) 黄 远志(去心,各一两) 人参 桔梗 甘草(各五钱) 辰砂(三钱) 麝香(一钱) 木香(二钱五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
乌金散 治产后三五日或半月间,忽妄言乱语,目见鬼神等证。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熟地黄 白术 远志肉 茯神(去木) 羌活 酸枣仁 辰砂(另研入) 防风 香附子(各二钱) 半夏(三钱) 白芷 陈皮(各一钱五分) 人参 牛膝 麦门冬 天麻全蝎(各一钱) 甘草(九分)
上锉作二服,姜三片,葱三枝,入金银同煎服。(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神非心有,而天与之有也。天与之者,清净光明之气也,是故心室清净,则志意治而神明居之,少有邪乘,则神无所归,志无所定,而有妄言妄见之病矣,故心室不可一日不清,而神明不可一日不居也。夫生神者气,养心者血,故气血盛则神明旺而思虑精,气血虚则神明衰而思虑少。如产后三五半月之间,其气血诚虚矣,若或卒有所惊,则神出舍空,邪袭其室,遂使神无所归,心无所主,而妄乱生矣。所谓邪者风痰也,败血也,本方以羌活、芷、蝎、天麻、半夏以去风痰,四君四物以培气血,血有所瘀,则以牛膝、赤芍行之,气有所滞,则以香附、陈皮理之,神不归则招之以茯神、枣仁,志不定则宁之以辰砂、远志,而麦冬者为清心要药,金银者为安镇灵丹,引之以葱则上通天气,加之以姜则内通神明。制方者,其神全者与。曰乌金,贵之辞。血脱益气,故不用血药,尤妙在成膏)
四物补心汤 治产后言语恍惚,颠倒错乱。
当归(五钱)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白术 半夏 桔梗 茯神(各四钱) 陈皮(三钱) 甘草(一钱)
上锉为散,分作六服,每用姜三片,水煎,空心服。有热,加酒炒黄连二钱,无热不用。
宁神膏 治失血过多,心神昏闷,言语失常,不得睡卧。
辰砂 乳香 酸枣仁(炒) 人参 茯苓(各一两) 琥珀(七钱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灯心枣子煎汤,调服,或蜜丸弹子大,薄荷煎汤化下一丸。
琥珀地黄丸 治心血虚而言语谵妄。

- 妄言谵语《济阴纲目》
- 妄言妄见《产宝》
- 妄庸议病《寿世青编》
- 妄言妄见《傅青主女科》
- 妄语《中医词典》
- 妄言见鬼发狂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忘《医经原旨》
- 妄言见鬼发狂证治《医宗金鉴》
- 忘事《孙真人海上方》
- 妄言《中医词典》
- 旺灼恶疮候《诸病源候论》
- 妄想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望《中医词典》
- 妄投药戒《卫生宝鉴》
- 望《古今医统大全》
- 妄投破气药论《温疫论》
- 望病须察神气论《医原》
- 妄投寒凉药论《温疫论》
- 望齿《中医名词词典》
- 妄投补剂论《温疫论》
- 望齿《中医词典》
- 妄门《张氏医通》
- 望法阴阳总纲《望诊遵经》
- 妄见《审视瑶函》
- 望机体局部辨病《常见病自测》
- 妄见《目经大成》
- 望梅丸《汤头歌诀》
- 妄见《重订灵兰要览》
- 望面色、面容辨病《常见病自测》
- 妄《张氏医通》
- 望排出物《中医诊断学》
《济阴纲目》
- 作者:武之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调经门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 论脾胃生血
-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 论调经当抑气
- 论调经先去病
- 论调经大法
- 论经水异色
- 论经候愆期
- 论月水多少
- 论月水不利
- 论月水不断
- 论过期不止
- 论经病疼痛
-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
- 论往来寒热
- 论热入血室
- 论经行泄泻
- 脉法
- 调经通用诸方
- 治经候先期
- 治经候过期
- 治经水过多
- 治经水涩少
- 治月水不利
- 治月水不断
- 治过期不止
- 治经病疼痛
- 治经病发热
- 治往来寒热
- 治热入血室
- 卷之二经闭门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
-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 论经闭大法
- 脉法
- 治血枯经闭
- 治血涩经闭
- 治痰结经闭
- 卷之二血崩门
-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 论血崩因虚热
-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 论补中去积
- 论开痰行气
- 论杀血心痛
- 论崩漏杂治法
- 脉法
- 治血热崩漏
- 治崩中去血不止
- 治劳伤崩漏
- 治崩漏气陷
-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
- 治崩漏虚寒
- 治崩漏虚脱
- 血见黑则止
- 卷之三赤白带下门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入于胞门
-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
-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
-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
-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
-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浓脾
-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 论带下杂治法
- 论室女带下
- 排脓
- 消瘀血
- 论白浊白淫
- 脉法
- 治湿热带下
- 治湿痰带下
- 治风邪带下
- 治虚损带下
- 治虚寒带下
- 治带下滑脱
- 治白浊白淫
- 卷之四虚劳门
- 卷之五积聚瘕门
- 卷之六求子门
- 论求子须知先天之气
- 论求子脉须和平
- 论求子先调经
- 论求子贵养精血
- 论求子必知氤氲之时
- 论合男女必当其年
- 论男女精血盛衰
-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
- 论男女各由百脉齐到
- 赶经法
- 逐月养胎法
- 论痰饮不孕
- 论求子禁用热剂
- 论孕子杂法
- 脉法
- 治血虚不孕
- 治宫冷不孕
- 治痰塞不孕
- 治婢外家不孕
- 附断子法
- 卷之七浮肿门
- 卷之七前阴诸疾门
- 卷之八胎前门·上
- 论胎属十二经所养
- 论治胎产三禁
- 论胎前调理法
- 论胎前用药法
- 孕妇食忌
- 孕妇药忌
- 孕妇起居忌
- 候胎法
- 诊妇人有妊歌
- 验胎
- 逐月养胎法
- 恶阻
- 胎动不安
- 胎漏下血
- 烦躁
- 心腹胀满
- 心痛
- 心腹痛
- 腹痛
- 小腹痛
- 腰腹及背痛
- 胎水肿满(即子肿子满子气)
- 腹哭钟鸣
- 积聚
- 卷之九胎前门·下
- 卷之十临产门
- 卷之十一产后门·上
- 卷之十二产后门·中
-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乳病门
-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