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崩不止
陈氏曰∶产后血崩者何?答曰∶产卧伤耗经脉,未得平复,劳役损动,致血暴崩,淋沥不止,或因酸咸不节伤蠹,荣卫衰弱,亦变崩中。若小腹满痛,肝经已坏,为难治。急服固经丸止之。陈无择评曰∶血崩不是轻病,产后有此,是谓重伤,恐不止酸咸不节而能致之,多因惊忧恚怒,脏气不平,或产后服断血药早,致恶血不消,郁满作坚,亦成崩中。固经丸自难责效,不若大料煮川芎汤加芍药,候定,续次随证诸药治之为得。
薛氏曰∶前证若血滞小腹胀满、用失笑散,血少小腹虚痞,川芎汤;肝火血妄行,加味逍遥散,脾郁不统血,加味归脾汤;脾气虚不摄血,补中益气汤;浓味积热伤血,清胃散加槐花;风热相搏伤血,四君子加防风、枳壳。
一产妇血崩,小腹胀痛,用破气行血之剂,其崩如涌,四肢不收,恶寒呕吐,大便频泻,余用六君加炮黑干姜,四剂稍愈(见症在脾胃,故用六君加炮姜),又以十全大补三十余剂而痊。
一产妇血崩因怒,其血如涌,仆地,口噤目斜,手足抽搐,此肝经血耗生风,余用六味丸料一剂,诸证悉退,但食少晡热,佐以四君、柴胡、牡丹皮而愈。
方见前恶露不绝。
加味四物汤 治产后血崩如豆汁,紫黑过多者。
方见前恶露不绝。
奇效四物汤 治产后血崩,素有热者。
方见血崩门。
干熟地黄散 治产后崩中,头目旋晕,神思昏迷,四肢烦乱,不知人事。(崩久虚脱者宜之)
干熟地黄 黄 伏龙肝 赤石脂(各一两) 当归(七钱半) 川芎 阿胶 艾叶 白术人参 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阿胶 赤石脂(各一两半) 续断 川芎 当归 丹参 甘草(各一两) 龙骨 鹿茸(酥炙)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温酒二三十丸。(一派固血,不用补气,尤妙在鹿茸,谓其能引血上升也)
瑞莲(一百枚,烧灰存性) 棕榈(烧存性) 当归(各一两) 官桂(半两) 槟榔(二枚)
川芎 鲤鱼鳞(各七钱半,亦烧灰用)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煨生姜酒调服。如未止,更进一服。或非时血崩,无药可治,但进三服即止。
固经丸 治产后血气未复,而有房事,及劳役伤损,致血暴崩,或淋沥不止。(温涩之剂,固脱以暖下元)
艾叶 赤石脂( ) 补骨脂(炒) 木贼(各半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为细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米饮下。
千金方 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此方惟心气郁者宜之)
菖蒲一两半锉,酒二盅煎一盅,去渣,分三服,食前下。

- 血崩不止《济阴纲目》
- 血崩不止《中医词典》
- 血崩不止《盘珠集胎产症治》
- 血崩(崩中漏下 恶露不止)《针灸资生经》
- 血崩不止方《急救广生集》
- 血崩《灸法秘传》
- 血崩方《回生集》
- 血崩《女科证治准绳》
- 血崩服寒药变寒用热治法《女科经纶》
- 血崩《女科证治准绳》
- 血崩腹痛《中医词典》
- 血崩《邯郸遗稿》
- 血崩昏暗《傅青主女科》
- 血崩《金匮钩玄》
- 血崩昏暗《中医词典》
- 血崩《女科切要》
- 血崩久甚不愈《回生集》
- 血崩《沈氏女科辑要》
- 血崩论《女科折衷纂要》
- 血崩《回生集》
- 血崩门(八则)《辨证录》
- 血崩《妇科心法要诀》
- 血崩神效方《仁术便览》
- 血崩《扁鹊心书》
- 血崩始见经多《竹泉生女科集要》
- 血崩《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血崩属寒在下焦《女科经纶》
- 血崩《友渔斋医话》
- 血崩属热不可作寒论《女科经纶》
- 血崩《周慎斋遗书》
- 血崩属热为阳脉有余病《女科经纶》
《济阴纲目》
- 作者:武之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调经门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 论脾胃生血
-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 论调经当抑气
- 论调经先去病
- 论调经大法
- 论经水异色
- 论经候愆期
- 论月水多少
- 论月水不利
- 论月水不断
- 论过期不止
- 论经病疼痛
-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
- 论往来寒热
- 论热入血室
- 论经行泄泻
- 脉法
- 调经通用诸方
- 治经候先期
- 治经候过期
- 治经水过多
- 治经水涩少
- 治月水不利
- 治月水不断
- 治过期不止
- 治经病疼痛
- 治经病发热
- 治往来寒热
- 治热入血室
- 卷之二经闭门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
-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 论经闭大法
- 脉法
- 治血枯经闭
- 治血涩经闭
- 治痰结经闭
- 卷之二血崩门
-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 论血崩因虚热
-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 论补中去积
- 论开痰行气
- 论杀血心痛
- 论崩漏杂治法
- 脉法
- 治血热崩漏
- 治崩中去血不止
- 治劳伤崩漏
- 治崩漏气陷
-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
- 治崩漏虚寒
- 治崩漏虚脱
- 血见黑则止
- 卷之三赤白带下门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入于胞门
-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
-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
-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
-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
-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浓脾
-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 论带下杂治法
- 论室女带下
- 排脓
- 消瘀血
- 论白浊白淫
- 脉法
- 治湿热带下
- 治湿痰带下
- 治风邪带下
- 治虚损带下
- 治虚寒带下
- 治带下滑脱
- 治白浊白淫
- 卷之四虚劳门
- 卷之五积聚瘕门
- 卷之六求子门
- 论求子须知先天之气
- 论求子脉须和平
- 论求子先调经
- 论求子贵养精血
- 论求子必知氤氲之时
- 论合男女必当其年
- 论男女精血盛衰
-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
- 论男女各由百脉齐到
- 赶经法
- 逐月养胎法
- 论痰饮不孕
- 论求子禁用热剂
- 论孕子杂法
- 脉法
- 治血虚不孕
- 治宫冷不孕
- 治痰塞不孕
- 治婢外家不孕
- 附断子法
- 卷之七浮肿门
- 卷之七前阴诸疾门
- 卷之八胎前门·上
- 论胎属十二经所养
- 论治胎产三禁
- 论胎前调理法
- 论胎前用药法
- 孕妇食忌
- 孕妇药忌
- 孕妇起居忌
- 候胎法
- 诊妇人有妊歌
- 验胎
- 逐月养胎法
- 恶阻
- 胎动不安
- 胎漏下血
- 烦躁
- 心腹胀满
- 心痛
- 心腹痛
- 腹痛
- 小腹痛
- 腰腹及背痛
- 胎水肿满(即子肿子满子气)
- 腹哭钟鸣
- 积聚
- 卷之九胎前门·下
- 卷之十临产门
- 卷之十一产后门·上
- 卷之十二产后门·中
-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乳病门
-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