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冷

《济阴纲目》书籍目录

良方云∶妇人阴冷,因劳伤子脏,风冷客之也。薛氏曰∶阴冷属肝经有湿热,外乘风冷所致。若小便涩滞,或小腹痞痛,用龙胆泻肝汤;若内热寒热,或经候不调,用加味逍遥散;若寒热体倦,饮食少思,用加味四君子汤;若郁怒发热,少寐懒食,用加味归脾汤。一妇人阴中寒冷,小便黄涩,内热寒热,口苦胁胀,此因肝经湿热,用龙胆汤,祛利湿热,用加味逍遥散,调补气血而安。一妇人所患同前,更寒热呕吐,两股肿痛,先用小柴胡山栀一剂,寒热呕吐顿止,次用龙胆泻肝汤。一剂顿消。一妇人阴中寒冷,小便澄清,腹中亦冷。饮食少思,大便不实,下元虚冷,治以八味丸,月余,饮食渐加,大便渐实,又月余,诸证悉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济阴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济阴纲目》书籍目录
  1. 论阴冷《济阴纲目》
  2. 论阴厥《华佗神方》
  3. 论阴脉小便不通《阴证略例》
  4. 论阴火为心乘土位《质疑录》
  5. 论阴挺下脱《济阴纲目》
  6. 论阴户肿痛《济阴纲目》
  7. 论阴阳表里灸法三十七首《外台秘要》
  8. 论阴户生疮《济阴纲目》
  9. 论阴阳大要《华佗神方》
  10. 论阴疮毒似阳疮《疡医大全》
  11. 论阴阳二络《阴证略例》
  12. 论阴疮《外科精义》
  13. 论阴阳法《疡医大全》
  14. 论阴不得有汗《伤寒发微论》
  15. 论阴阳痞格《华佗神方》
  16. 论疫疹之脉不宜表下《疫疹一得》
  17. 论阴阳易分热寒《阴证略例》
  18. 论疫疹之脉不能表下《温热经纬》
  19. 论阴痒生虫《济阴纲目》
  20. 论疫疹因乎气运《疫疹一得》
  21. 论阴证大便秘《阴证略例》
  22.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温热经纬》
  23. 论阴证发渴《阴证略例》
  24.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疫疹一得》
  25. 论阴证发热《阴证略例》
  26. 论疫《医学心悟》
  27. 论阴证咳(一作吃)逆《阴证略例》
  28. 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阴证略例》
  29. 论阴证始终形状杂举例《阴证略例》
  30. 论医者宜避疮毒侵袭《疡医大全》
  31. 论阴证世间罕有《温疫论》

《济阴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