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建十产论
一曰正产者。妇人怀胎十月满足,忽腰腹作阵疼痛相似,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痛极,乃至腰间重痛,谷道挺迸,继之浆破血出,儿自遂生。
二曰伤产者。盖因人之生,阴注阳定,各有时日,不可改易,今有未产一月以前,忽然脐腹疼痛,有如欲产,仍却无事,是名试月,非正产也。但一切产母,未有正产之候,即不可令人抱腰(紧抱则儿不能转身,故不可),产母亦不可妄乱用力,盖欲产之妇,脐腹疼痛,儿身未顺,收生之妇,却教产母虚乱用力,儿身才方转动,却被产母用力一逼,使儿错路,忽横忽倒,不能正生,皆缘产母用力未当之所致也。凡产母用力,须待儿子顺身,临逼门户,方始用力一送,令儿下生,此方是产母之用力当也(此学养子法,可于平日令儿女子熟闻之)。
若未有正产之候,而用力伤早,并妄服药饵,令儿下生,譬如揠苗助长,无益而有害矣。
三曰催产者。言妇人欲产,浆破血下,脐腹作阵疼痛,极甚,腰重,谷道挺迸,已见是正产之候,但儿却未生,即可服药以催之。或有,经及数日,产母困苦,已分明见得是正产之候,但儿子难生,亦可服药以助产母之正气,令儿速得下生。(补正气确是良工,有用人参五钱催生最妙)
四曰冻产者。冬月天冷,产母经血得冷则凝,以致儿子不能生下,此害最深。若冬月产者,下部不可脱去绵衣,并不可坐卧寒处,当满房着火,常有暖气,令产母背身向火,令脐下腿膝间常暖,血得热则流散,使儿易生。
五曰热产者。盛夏之月,产妇要温凉得所,不可恣意取凉,伤损胎气。亦不可人多,热气逼袭产母,使产母血沸,而有发热、头疼、面赤,昏昏如醉,乃至不知人事。
六曰横产者。儿先露手,或先露臂,此由产母未当用力而用之过也,儿身未顺,用力一逼,遂至身横,不能生下。当令产母安然仰卧,后令看生之人,先推其手令入,直上渐渐逼身,以中指摩其肩,推上而正之,或以指攀其耳而正之,须是产母仰卧,然后推儿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煎催生药一盏吃了,方可用力,令儿下生。
七曰倒产者。产母胎气不足,关键不牢,用力太早(母气弱而倒产者,当服补剂,若用力早者,又当别论),致令儿子不能回转,便直下先露其足,当令产母仰卧,令看生之人,推其足入去,不可令产母用分毫力,亦不得惊恐,使儿自顺。
八曰偏产者。儿身未正,产母用力一逼,至令儿头偏在左腿,或偏在右腿,故头虽露,偏在一畔,不能生下,当令产母仰卧,次令看生之人,轻轻推儿近上,以手正其头,令儿头顶端正,然后令产母用力一送,即便生下。若是小儿头后骨偏在谷道,只露其额,当令看生之人,以绵衣炙温裹手,于谷道外方,轻轻推儿头正,便令产母用力,送儿生也。(立顶三法)
九曰碍产者。儿身已顺,而露正顶,不能生下,盖因儿身回转,肚带攀其肩,以此露正顶而不能生,当令产母仰卧,令看生之人,轻推儿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儿肩下,拨其肚带,仍须候儿身正顺,方令产母用力一送,使儿生下。
十曰坐产者。儿将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于高处系一手巾,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坐身,令儿生下,非坐在物上也。
十一曰盘肠产者。临产母肠先出,然后儿生。赵都运恭人,每产则大肠先出,然后产子,产后其肠不收,甚以为苦,医不能疗,偶在建昌,得坐婆一法而收之,其法以醋半盏,新汲水七分调停, 产母面,每 一缩,三 尽收,此良法也。(收肠法妙绝)

- 杨子建十产论《济阴纲目》
- 杨子建《十产论》《妇人大全良方》
- 疡《千金翼方》
- 杨州存济堂药局膏药方《发背对口治诀论》
- 疡《中医词典》
- 杨振宁教授所认识的中国文化《思考中医》
- 疡风《圣济总录》
- 杨云峰《中医词典》
- 疡风《外科心法要诀》
- 杨元禧《中医词典》
- 疡风《外科证治全书》
- 杨毓斌《中医词典》
- 疡风方一十五首《外台秘要》
- 杨玉干《中医词典》
- 疡风门主论《疡医大全》
- 杨用道《中医词典》
- 疡风秘方《华佗神方》
- 杨耀祖《中医词典》
- 疡疯《外科大成》
- 杨颜齐《中医词典》
- 疡候《诸病源候论》
- 杨璇(1706-1795年)《中医词典》
- 疡科论《医学源流论》
- 杨玄亮《中医词典》
- 疡科调治心法略义《疡科心得集》
- 杨玄操《中医词典》
- 疡医《中医名词词典》
- 杨序《重庆堂随笔》
- 疡医《中医词典》
- 杨小谷《中医词典》
- 疡医《轩岐救正论》
《济阴纲目》
- 作者:武之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调经门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 论脾胃生血
-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 论调经当抑气
- 论调经先去病
- 论调经大法
- 论经水异色
- 论经候愆期
- 论月水多少
- 论月水不利
- 论月水不断
- 论过期不止
- 论经病疼痛
-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
- 论往来寒热
- 论热入血室
- 论经行泄泻
- 脉法
- 调经通用诸方
- 治经候先期
- 治经候过期
- 治经水过多
- 治经水涩少
- 治月水不利
- 治月水不断
- 治过期不止
- 治经病疼痛
- 治经病发热
- 治往来寒热
- 治热入血室
- 卷之二经闭门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
-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 论经闭大法
- 脉法
- 治血枯经闭
- 治血涩经闭
- 治痰结经闭
- 卷之二血崩门
-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 论血崩因虚热
-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 论补中去积
- 论开痰行气
- 论杀血心痛
- 论崩漏杂治法
- 脉法
- 治血热崩漏
- 治崩中去血不止
- 治劳伤崩漏
- 治崩漏气陷
-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
- 治崩漏虚寒
- 治崩漏虚脱
- 血见黑则止
- 卷之三赤白带下门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入于胞门
-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
-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
-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
-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
-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浓脾
-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 论带下杂治法
- 论室女带下
- 排脓
- 消瘀血
- 论白浊白淫
- 脉法
- 治湿热带下
- 治湿痰带下
- 治风邪带下
- 治虚损带下
- 治虚寒带下
- 治带下滑脱
- 治白浊白淫
- 卷之四虚劳门
- 卷之五积聚瘕门
- 卷之六求子门
- 论求子须知先天之气
- 论求子脉须和平
- 论求子先调经
- 论求子贵养精血
- 论求子必知氤氲之时
- 论合男女必当其年
- 论男女精血盛衰
-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
- 论男女各由百脉齐到
- 赶经法
- 逐月养胎法
- 论痰饮不孕
- 论求子禁用热剂
- 论孕子杂法
- 脉法
- 治血虚不孕
- 治宫冷不孕
- 治痰塞不孕
- 治婢外家不孕
- 附断子法
- 卷之七浮肿门
- 卷之七前阴诸疾门
- 卷之八胎前门·上
- 论胎属十二经所养
- 论治胎产三禁
- 论胎前调理法
- 论胎前用药法
- 孕妇食忌
- 孕妇药忌
- 孕妇起居忌
- 候胎法
- 诊妇人有妊歌
- 验胎
- 逐月养胎法
- 恶阻
- 胎动不安
- 胎漏下血
- 烦躁
- 心腹胀满
- 心痛
- 心腹痛
- 腹痛
- 小腹痛
- 腰腹及背痛
- 胎水肿满(即子肿子满子气)
- 腹哭钟鸣
- 积聚
- 卷之九胎前门·下
- 卷之十临产门
- 卷之十一产后门·上
- 卷之十二产后门·中
-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乳病门
-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