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大疱性鼓膜炎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书籍目录

本病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外耳道深部皮肤及鼓膜表层之急性炎症,常在流感流行后多发,主要侵犯儿童及30岁以下成人,单耳发病者居多数,亦可累及双耳。

【诊断】

1.发病突然。多为耳深部较重的持续性刺痛,放射至同侧头部。听力障碍轻微。疱疹破后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但耳痛并不立即消失。少数病例伴有眩晕。全身症状不重。

2.病变局限在鼓膜表面及外耳道近鼓膜处之皮肤,其先后特征为:

(1)外耳道深部及鼓膜松弛部红肿,鼓膜可膨出。

(2)鼓膜表层疱疹形成,其形状、大小、数目及颜色极不一致。浆液聚积为主者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新鲜出血者为红色,陈旧出血者呈暗蓝或紫色。

(3)疱疹多位于鼓膜后上部邻近外耳道壁处,重者累及整个鼓膜及外耳道深部后上壁。

(4)疱疹破后形成表浅溃疡并渗血,创面暗红色,1~2日后血痂形成迅速愈合而不留痕迹。

(5)疱疹不破裂者,3~4日可自行吸收形成血痂,个别病例迁延1个月才完全消失。

3.需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前的急性鼓膜炎及颈静脉球体瘤鉴别。前者无外耳道病变,鼓膜无血疱,呈传导性耳聋;后者无急性耳痛,进行性听力下降,X线显示颞骨有吸收。

【治疗】

1.耳痛重者给予止痛剂。全身用抗菌素及清洁外耳道防止继发感染

2.用0.25%金霉素甘油或2.5%氯霉素甘油滴耳。瘤疹破裂后可用4%硼酸酒精清洁外耳道。

3.较大血疱或过久不吸收者,可用长针头或鼓膜刀挑破,但勿穿通鼓膜。

本病预后良好,很少有后遗症。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书籍目录
  1. 大疱性鼓膜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 大衄《血证论》
  3. 大疱性鼓膜炎《耳鼻咽喉外科学》
  4. 大衄《金匮翼》
  5. 大疱性角膜病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6. 大衄《中医词典》
  7. 大疱性类疱疮《皮肤性病学》
  8. 大衄《圣济总录》
  9. 大疱性类天疱疮《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大衄《中医名词词典》
  11. 大疱性皮肤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2. 大傩之礼《中医词典》
  13. 大皮莲《滇南本草》
  14. 大怒小产《傅青主女科》
  15. 大平胃泽兰丸《备急千金要方》
  16. 大怒吐血《傅青主男科》
  17. 大朴散《医方考》
  18. 大怒猝倒《傅青主男科》
  19. 大七气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 大牛角中仁散《备急千金要方》
  21. 大七气汤《仁术便览》
  22. 大内塞排脓散《备急千金要方》
  23. 大七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4. 大脑右半球切除十四年后对某些高级机能的观察《医学心理学》
  25. 大奇论《素问悬解》
  26. 大脑优势概念和利手《医学心理学》
  27. 大奇论《素问悬解》
  28. 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生理学》
  29. 大奇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30. 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生理学》
  31. 大气《中医名词词典》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