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骨骨折
外鼻骨架系一对较薄的梯形鼻骨及部分上颌骨额突构成,遭受外力后易引起骨折或错位。本节内容限于单纯闭合性鼻骨骨折,是平时较为常见的鼻部创伤。
【诊断】
1.有外伤史。外鼻肿胀皮面瘀血、鼻粘膜、骨膜有破损时,可出现鼻出血或局部皮下气肿。
2.鼻梁呈现塌陷、变宽或歪斜等畸形,内眦间距相对增宽。没有错位时,畸形不明显。骨折部位压痛明显,扪诊鼻骨可有骨摩擦音。
3.鼻部侧位X线平片,可提供诊断参考。儿童骨化不全,X线诊断可导致错误诊断,应特别谨慎。
【治疗】
1.无移位的线形骨折,不需特殊处理。有移位时,应尽快整复。局部肿胀、瘀血严重者,可暂缓整复,但不得超过两周;儿童最好不超过1周。
2.鼻骨骨折复位方法
(1)成人用1%麻黄素和1%地卡因棉片收缩及麻醉鼻粘膜。儿童应在全麻下进行。
(2)单侧向外侧方移位的骨折,术者用两手拇指压迫一侧鼻骨突起处,当感到有复位摩擦音时,证明已复位成功。
(3)单纯凹陷骨折,可用鼻骨复位钳,前端裹以凡士林纱条或橡皮管。伸入到鼻腔骨折部的下方,向上向外将骨折片抬起,同时另一手手指按压鼻梁,推压健侧鼻骨,可闻及复位的骨摩擦音。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以利于固定及止血。24小时后取出纱条,2周内勿碰压鼻部。
3.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或脱位时,将鼻骨复位钳的两叶分别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下方,挟住鼻中隔,垂直向上移动复位器,偏曲脱位处即恢复正常位。再以
上法复位鼻骨骨折,然后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48小时后拔出。

- 鼻骨骨折《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鼻骨骨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鼻骨骨折《耳鼻咽喉外科学》
- 鼻骨《中医词典》
- 鼻鼾鼻鸣《医学心悟》
- 鼻隔《中医词典》
- 鼻汗《中医词典》
- 鼻槀《中医词典》
- 鼻和鼻窦炎的并发症《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鼻干无涕《证治准绳·类方》
- 鼻黑鼻衄《医学心悟》
- 鼻干无涕《证治准绳·幼科》
- 鼻红验方《奇方类编》
- 鼻干无涕《幼幼新书》
- 鼻洪《中医词典》
- 鼻干口燥呕吐泄利《四圣悬枢》
- 鼻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鼻干《中医词典》
- 鼻候《诸病源候论》
- 鼻疳蚀《证治准绳·类方》
- 鼻候《诸病源候论》
- 鼻疳蚀《中医词典》
- 鼻候《诸病源候论》
- 鼻疳门主论《疡医大全》
- 鼻环《中医词典》
- 鼻疳门主方《疡医大全》
- 鼻环疔《中医词典》
- 鼻疳疮《中医词典》
- 鼻及鼻窦的解剖及生理《耳鼻咽喉外科学》
- 鼻疳《幼科心法要诀》
- 鼻及鼻窦的生理《耳鼻咽喉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第一章 鼻部疾病
- 第一节 外鼻畸形
- 第二节 先天性前、后鼻孔闭锁
- 第三节 鼻及鼻窦外伤
- 第四节 鼻前庭炎及鼻疖
- 第五节 急性鼻炎
- 第六节 慢性鼻炎
- 第七节 萎缩性鼻炎
- 第八节 变态反应性鼻炎
- 〔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1990)
- 第九节 鼻息肉
- 第十节 鼻腔异物
- 第十一节 鼻出血
- 第十二节 鼻中隔偏曲
- 第十三节 鼻中隔血肿及脓肿
- 第十四节 鼻窦普通炎症疾病
- 第十五节 鼻和鼻窦炎的并发症
- 第十六节 鼻特异感染性疾病
- 第十七节 恶性肉芽肿
- 第十八节 鼻及鼻窦囊肿
- 第十九节 鼻及鼻窦良性肿瘤
- 第二十节 鼻及鼻窦恶性肿瘤
- 第二章 咽部疾病
- 第一节 急性咽炎
- 第二节 慢性咽炎
- 第三节 腺样体肥大
- 第四节 急性扁桃体炎
- 第五节 慢性扁桃体炎
- 第六节 颈部筋膜间隙感染
- 第七节 咽部特异感染性疾病
- 第八节 全身病的咽部表现
- 第九节 爱滋病的耳鼻咽喉表现
- 第十节 咽部良性肿瘤和囊肿
- 第十一节 咽部恶性肿瘤
- 第十二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第三章 喉部疾病
- 第一节 先天性喉畸形
- 第二节 喉外伤
- 第三节 急性会厌炎
- 第四节 急性喉炎
- 第五节 慢性喉炎
- 第六节 肥厚性声带炎
- 第七节 声带小结
- 第八节 声带息肉
- 第九节 喉阻塞
- 第十节 喉麻痹
- 第十一节 喉部特异感染性疾病
- 第十二节 喉淀粉样变
- 第十三节 喉部良性肿瘤
- 第十四节 喉癌
- 第四章 食管和气管疾病
- 第五章 耳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