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颈静脉球体瘤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书籍目录

颈静脉球体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或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原发于化学感受器的血管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男女性别之比为1∶5。肿瘤生长缓慢,具有局限侵袭性,是一种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中间性肿瘤。据肿瘤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将其分鼓室球瘤和颈静脉球瘤两种,原发于鼓室者为鼓室球瘤,原发于颈静脉球者为颈静脉球瘤。

【诊断】

1.搏动性耳鸣常在早期出现,耳鸣多与脉搏跳动相一致,压迫颈静脉时,耳鸣可暂时消失

2.听力减退,早期出现一侧性渐进性传导性聋,如侵及内耳则为感音神经性聋,或有迷路症状。

3.鼓膜情况:鼓膜完整则可见鼓膜后方有蓝色搏动性肿块,用鼓气耳镜加压时,肿块的颜色可以变浅或转为白色(布朗氏征)。若鼓膜已穿孔,外耳道有血性分泌物,有时打喷嚏或擤鼻时有较多血液流出,若继发感染,分泌物为脓血性,红色息肉状物突出于外耳道,触之易出血。

4.病变向岩部发展,可累及第Ⅶ、Ⅷ、Ⅸ、Ⅹ、Ⅺ对脑神经,出现面瘫眩晕、霍纳征、颈静脉孔综合征。

5.X线摄片和CT扫描

(1)颅底片:观察颈静脉孔处有无骨质破坏

(2)逆行颈内静脉造影,可显示颈内静脉上端充盈或缺损情况。

(3)乳突片:早期可无变化,病程长,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

(4)颞骨及颈静脉孔CT扫描,可了解颈静脉孔及中耳不同平面的骨质情况。

6.应与特发性血鼓室、中耳血管瘤中耳癌等相鉴别。

【治疗】

1.手术治疗

(1)肿瘤位于鼓室,鼓膜及听骨链完整,有轻度传导性聋者,可经鼓室径路切除肿瘤。

(2)肿瘤位于鼓室、鼓窦入口、鼓窦及乳突者,采用耳后切口乳突根治术切除肿瘤。

(3)肿瘤侵及颞骨岩部,行颞骨切除术。因术中出血较多,需作好输血准备。采用冷冻手术,可达到止血和破坏残留肿瘤的作用。

2.放射治疗:放射对肿瘤虽不敏感,但有抑制作用,不能接受手术者可行放射治疗。病变较广泛者,综合疗法较单一疗法效果佳。

因肿瘤所在部位隐蔽,难以早期发现,对放射线不敏感,手术也难以彻底,故复发度和术后残留相对较高。病程发展缓慢,治疗后需长期随访。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书籍目录
  1. 颈静脉球体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 颈交感干《人体解剖学》
  3. 颈淋巴结核《自我调养巧治病》
  4. 颈肩部《类经图翼》
  5. 颈淋巴结结核《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6. 颈肩、腰腿痛《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7. 颈脉《中医词典》
  8. 颈肌挛痛针即和《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9. 颈脉动《中医词典》
  10. 颈蝗门主论《疡医大全》
  11. 颈面花癣《奇效简便良方》
  12. 颈蝗《中医词典》
  13. 颈内动脉《人体解剖学》
  14. 颈骨折《中医词典》
  15. 颈内动脉造影(Internal carotid angiography)正常表现(图2-15)《放射诊断学》
  16. 颈骨肩胛胁肋伤《证治准绳·疡医》
  17. 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及其颅外属支《人体解剖学》
  18. 颈骨(天柱骨)《中医名词词典》
  19. 颈袢《人体解剖学》
  20. 颈骨《中医词典》
  21. 颈上疮《回生集》
  22. 颈凡十七穴《针灸甲乙经》
  23. 颈上生疮《奇效简便良方》
  24. 颈断治法《医门补要》
  25. 颈上生对口疮《儿科萃精》
  26. 颈动脉三角《人体解剖学》
  27. 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人体解剖学》
  28. 颈动脉三角《人体解剖学》
  29. 颈深淋巴结《人体解剖学》
  30. 颈动脉鞘《人体解剖学》
  31. 颈痛《中医词典》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