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气血失调,是妇产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的发病机理。由于经、孕、产、乳都是以血为用,而且皆易耗血,所以机体常处于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的状态。《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由于气血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的,伤于血,必影响到气,伤于气,也会影响到血,所以临证时应该分析是以血为主,或以气为主的不同病机。一般说来,情志变化主要引起气分病变,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恩则气结,”而寒、热、湿邪则主要引起血分病变,如《素问·调经论》说:“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涩),”《素问·阴阳应象大沦》说:“热盛则肿。”说明了寒、热、湿邪主要伤于营血。明确这一病机要点可以为审因论治提供线索;兹将气血失调具体病机分述如下。

1.情志变化常引起气分病变气逆,冲气随之而上,孕期可出现妊娠呕吐;经期气逆血上,可出现经行衄血。气虚下陷,则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可致经行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恶露不绝;冲任不固,不能载胎,则胎动不安;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则子宫脱垂。气结、气滞则血滞,冲任失畅,血行迟滞,可致经行后期、痛经、经闭,甚则血结成块,而致症瘕。

2.寒热湿邪常引起血分病变寒与血结,血为寒凝,冲任失畅,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症瘕、产后腹痛等。热与血搏,损伤冲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断复来、堕胎、小产、产后发热、恶露不绝等。湿伤于血,遇热则化为湿热,损伤任带二脉,可致带下病、阴痒等;逢寒则化为寒湿,客于冲任,血行失畅,可致痛经、闭经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妇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1. 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中医妇科学》
  2. 气血失调《中医基础理论》
  3. 气血双补《中医词典》
  4. 气血失调《中医词典》
  5. 气血同病辩证《中医诊断学》
  6. 气血失调《中医名词词典》
  7. 气血问答《普济方·针灸》
  8. 气血盛哀《针灸素难要旨》
  9. 气血问答《针经指南》
  10. 气血清浊浅深刺《针灸素难要旨》
  11. 气血虚热《正体类要》
  12. 气血两虚半身不遂治验《一得集》
  13. 气血虚弱痛经《中医词典》
  14. 气血两虚《傅青主男科》
  15. 气血虚实论《张氏医通》
  16. 气血俱虚头痛《中医词典》
  17. 气血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18. 气血俱虚《正体类要》
  19. 气血以并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类经》
  20. 气血精神论《读医随笔》
  21. 气血原本《四圣心源》
  22. 气血精津液学说《中国医学通史》
  23. 气血原本《医学摘粹》
  24.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25. 气血之体《此事难知》
  26. 气血津液病证《中医内科学》
  27. 气眼《中医词典》
  28. 气血津液辩证《中医诊断学》
  29. 气阳两虚证《临证实验录》
  30. 气血合脉说《医林改错》
  31. 气腰痛《中医词典》

《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