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翳

《中医词典》n~o~p~q书籍目录

病名。多由肝经风热或湿热,郁久伤阴,瘀血凝滞所致。《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目赤痛、眵泪都可。但青睛(即黑睛)如浊烟笼罩,色泽欲死。甚者若混镜呵气,不能照人面目,以侧面视之,始隐隐微见金井(即瞳神)。……究其病源,乃热症寒药,交伤脂膜,而又靳惜药饵,神劳岁久,不为将息而致。分明是外障,而风轮光滑,无障可去,故曰气翳。”类似今之角膜实质炎。内治:肝经风热者,宜祛风清热,平肝退翳,用地黄散加减;热甚血瘀者,宜清热泻火,活血祛瘀,用龙胆泻肝汤加活血化瘀之品;阴虚湿热者,宜养阴清热除湿,用甘露饮重加土茯苓。外治:以退障为主,可点磨障灵光膏。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n~o~p~q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词典》n~o~p~q书籍目录
  1. 气翳《中医词典》
  2. 气宜《中医词典》
  3. 气翳《目经大成》
  4.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5. 气阴两虚《中医词典》
  6. 气一元论《中医基础理论》
  7. 气阴两虚(气阴两伤)《中医名词词典》
  8. 气噎候《诸病源候论》
  9. 气淫《中医词典》
  10. 气噎方六首《外台秘要》
  11. 气淫气迫求其治也《类经》
  12. 气噎《中医词典》
  13. 气营两燔《中医名词词典》
  14. 气腰痛《中医词典》
  15. 气营两清(清气凉营)《中医名词词典》
  16. 气阳两虚证《临证实验录》
  17. 气瘿《中医名词词典》
  18. 气眼《中医词典》
  19. 气瘿《圣济总录》
  20. 气血之体《此事难知》
  21. 气瘿《中医词典》
  22. 气血原本《医学摘粹》
  23. 气瘿《丁甘仁医案》
  24. 气血原本《四圣心源》
  25. 气瘿《扁鹊心书》
  26. 气血以并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类经》
  27. 气瘿《中医外科学》
  28. 气血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29. 气瘿方一十首《外台秘要》
  30. 气血虚实论《张氏医通》
  31. 气瘿候《诸病源候论》

《中医词典》n~o~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