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症

《内科摘要》书籍目录

阁老梁浓斋,气短有痰,小便赤涩,足跟作痛,尺脉浮大,按之则涩,此肾虚而痰饮也,用四物送六味丸,不月而康。仲景先生云∶气虚有饮,用肾气丸补而逐之。诚开后学之蒙 ,济无穷之夭枉,肾气丸即六味丸也。

都宪孟有涯,气短痰晕,服辛香之剂,痰盛,遗尿,两尺浮大,按之如无,余以为肾家不能纳气归源,香燥致甚耳,用八味丸料,三剂而愈。

孙都宪,形体丰浓,劳神善怒,面带阳色,口渴吐痰,或头目眩晕,或热从腹起,左三脉洪而有力,右三脉洪而无力,余谓足三阴亏损,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加减八味丸而愈。若人少有老态,不耐寒暑,不胜劳役,四时迭病,皆因少时气血方长,而劳心亏损;或精血未满,而御女过伤,故其见症难以悉状,此精气不足,但滋化源,其病自痊。又若饮食劳役、七情失宜,以致诸症,亦当治以前法。设或六淫所侵,而致诸症,亦因真气内虚,而外邪乘袭,尤当固胃气为主。盖胃为五脏之根本,故黄柏知母不宜轻用,恐复伤胃气也。

大凡杂症属内因,乃形气病气俱不足,当补不当泻,伤寒虽属外因,亦宜分其表、里、虚、实,治当审之。

昌平守王天成,头晕恶寒,形体倦怠,得食稍愈,劳而益甚,寸关脉浮大,此脾肺虚弱,用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愈。后因劳役,发热恶寒,谵言不寐,得食稍安,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大尹祝支山,因怒头晕,拗内筋挛,时或寒热,日晡热甚,此肝火筋挛,气虚头晕,用八珍加柴胡山栀牡丹皮,二十余剂而愈。

上舍顾桐石,会饮于周上舍节,问余曰∶向孟有涯、陈东谷俱为无嗣,纳宠已而得疾,皆头晕吐痰,并用苏合香丸,惟有涯得生,何也?余曰∶二症因肾虚不能纳气,而为头晕;不能制水而为痰涎。东谷专主攻痰行气,有涯专于益火补气故耳。后余应杭人之请,桐石房劳过度,亦患前症,或用清气化痰愈甚,顾曰∶我病是肾虚不能纳气归源。治者不悟而殁。惜哉!

一男子,素浓味,胸满痰盛。余曰∶膏粱之人,内多积热。与法制清气化痰丸而愈。彼为有验,修合馈送,脾胃虚者,无不受害。

先兄,体貌丰伟,唾痰甚多,脉洪有力,殊不耐劳,遇风头晕欲仆,口舌破裂,或至赤烂,误食姜蒜少许,口疮益甚,服八味丸及补中益气加附子钱许即愈。停药月余,诸症仍作,此命门虚火不归源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内科摘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内科摘要》书籍目录
  1. 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症《内科摘要》
  2. 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3. 脾肾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症《内科摘要》
  4.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症《内科摘要》
  5. 脾肾两经虚寒下血《轩岐救正论》
  6.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7. 脾肾两虚血瘀证《临证实验录》
  8. 脾肾经邪《灵素节注类编》
  9. 脾肾两虚证《临证实验录》
  10. 脾肾和脾膈韧带《人体解剖学》
  11. 脾肾两虚证《临证实验录》
  12. 脾舍《中医词典》
  13. 脾肾泄《中医词典》
  14. 脾伤腹痛《续名医类案》
  15.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16. 脾伤腹痛《正体类要》
  17.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症《内科摘要》
  18. 脾善《中医词典》
  19. 脾肾阳虚《中医词典》
  20. 脾疝《中医词典》
  21. 脾肾阳虚泻《中医词典》
  22. 脾弱多困《保婴撮要》
  23. 脾失健运《中医名词词典》
  24. 脾弱多困《证治准绳·幼科》
  25. 脾失健运《中医词典》
  26. 脾弱多困《医学纲目》
  27. 脾湿热《中医词典》
  28. 脾热证《灵素节注类编》
  29. 脾湿胀痛《校注医醇剩义》
  30. 脾热痿软《症因脉治》
  31. 脾实《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