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卫生
分娩以后,除乳房外,产妇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尤其是生殖器官,都要回复到妊娠前状态。这种变化相当缓慢,需要6~8个星期才能完成,这一段时间就叫做“产褥期”。产褥期虽然比妊娠期短得多,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妊娠期,产后康复的好坏,关系终生。
全身变化多端,再加上分娩时的体力消耗,使产褥妇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易于感受疾病。此外,子宫颈口尚未全闭,子宫内又留有胎盘剥离面创口,细菌很容易侵入而在恶露(产褥期间的阴道排出物,为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等的混合物)的培养下孳生繁殖,引起炎症。所以,产褥期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饮食 产褥期间的饮食调养和妊娠期间的饮食调养同样重要。因为,产妇需要额外营养以补充分娩和哺乳的消耗。不过,产后头一二天内,产妇应当吃些清淡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后的饮食以富于营养、能提供足够热量为原则。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象蛋、鱼、肉、虾、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总之,同怀孕期间相仿,不应偏食或挑食。饭菜要多样化,粗细粮搭配着吃,荤素菜夹杂着吃,唯有这样,身体才会康复得快,奶水才会量多质好。如在夏季,尚需多饮西瓜汁,多喝冬瓜汤以清热解暑。
卧室 产妇睡的房间要安静、清洁和冬暖夏凉。不论冬夏,窗户都要常开,使室内空气新鲜。大热天更要注意空气流通,否则容易中暑。
休息与活动 刚分娩后,产妇十分疲乏,所以,头两天内应当好好卧床休息。虽然卧床休息,但仍须多翻身、多活动。可起床洗漱和大小便,但要先坐起片刻,不觉头昏才可下床。如果素来身体强健,疲劳已经消除,产后24小时就可起床。至于起床以后的活动量应当慢慢增加。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边坐半小时,第二天可以在房里走走,以后再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与时间。
清洁卫生 产后必须早晚刷牙,注意口腔卫生,否则易患牙病。产后汗多,下身又有恶露不断流出,因此,必须注意清洁卫生。产后可以洗澡,但要看季节、环境条件和产妇身体强弱而定。一般说来,秋冬揩身,春夏洗澡。但是洗澡绝对不能盆浴,以防污水流入阴道引起感染。除了揩身和洗澡之外,必须每天用温开水洗涤外阴1~2次,尤其在大便后。
卫生巾更需勤换。

- 产褥期卫生《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产褥期母体变化及母婴保健《妇产科学》
- 产褥期与哺乳期卫生《中医妇科学》
- 产褥期精神障碍《医学心理学》
- 产褥中暑《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产褥期的母体变化《妇产科学》
- 产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产褥期保健《妇产科学》
- 产生激光的条件和过程《临床激光治疗学》
- 产褥期《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产生荚膜梭菌《医学微生物学》
- 产褥感染《妇产科学》
- 产时卫生《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产褥感染《中医词典》
- 产室《中医词典》
- 产褥感染《百病自测》
- 产室《医宗金鉴》
- 产褥感染《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产室《竹林女科证治》
- 产褥感染《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产室《妇科心法要诀》
- 产褥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产死妇人冢上草《证类本草》
- 产褥感染《急诊医学》
- 产颓《中医词典》
- 产蓐《中医词典》
- 产下肉线《中医词典》
- 产乳晕绝方五首《外台秘要》
- 产下肉线《竹林女科证治》
- 产乳序论三首《外台秘要》
- 产香港脚《医学纲目》
《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前言
- 预防保健篇
- 第一章 增进健康靠自己
- 第一节 疲劳是万病之源
- 第二节 一日保健术
- 早晨醒来赖会儿床
- 对镜观色
- 刷牙、漱口
- 冷水浴(脸)
- 护肤
- 晨饮一杯水
- 适量运动
- 梳头
- 浴手
- 搓面
- 活动颈部
- 缩唇呼气
- 弯腰
- 散步
- 慢跑
- 登高运动
- 便后察病
- 不忘进早餐
- 合理膳食
- 少饮酒、多喝茶
- 不吸烟
- 学会午睡
- 热水坐浴和泡足
- 和谐、适度的性生活
- 充足睡眠、不熬夜
-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 提高工作效率
- 注意肌体协调平衡
- 培养一项以上业余爱好
- 每周娱乐半天
- 自得其乐
- 适当进补
- 附录
- 第二章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 第三章 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
- 第一节 居室卫生
- 第二节 传染病者活动场所及用物的消毒
- 第三节 除害
- 第四节 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青春期保健
- 第二节 孕期卫生保健
- 第三节 产期卫生保健
- 第四节 产后卫生保健
- 第五节 哺乳期卫生保健
- 第六节 婴幼儿保健
- 第七节 更年期妇女保健
- 第八节 老年期妇女保健
- 第五章 中老年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