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
胎儿在子宫内尚未发育到可能存活的阶段而妊娠就此中断的,称为流产。发生在怀孕12周前,属早期流产;发生在12~28周的为晚期流产。
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是流产的两大主要表现。孕后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虽然属病态,但不一定就此流产,流产有它一定的发展过程。倘若阴道流血很少,下腹痛轻微或仅感腰酸下坠,这只是流产的先兆。若孕妇身体健康,胚胎-胎儿发育正常,及时采取安胎措施,通常能扭转病势。
稳定情绪、绝对卧床休息对于先兆流产患者来说最为重要。另外,口服些镇静剂,像苯巴比妥0.03克或安定5毫克,每天3次;维生素E30毫克,每天3次。至于是否需要肌肉注射黄体酮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提高孕妇体内孕酮水平,应由医生决定。
引起流产的原因很多,有胚胎-胎儿方面的,也有母体方面的,还有外来因素。除非孕卵本身异常,或存在孕妇接触有毒物质、母儿免疫不适应或血型不合、母体患有生殖器官或全身性疾病等其他原因,流产还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
1.注意孕期卫生,包括合理的全面营养、充分休息、不过度操劳、不剧烈运动、不抱过重的小孩、不提重物、避免下腹撞击和不行房事。
2.及时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
3.怀孕4个月前,尽量避免腹部手术。如果非施行手术不可,则手术前后应采取安胎措施。
4.屡次流产者,应在再次妊娠前进行全面检查以探索流产原因。如未曾检查或找不出明显原因而确定已再次妊娠后,可口服胎盘片、叶酸以促进胚胎发育,维生素F则可安胎。

- 流产《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留针歌《医宗金鉴》
- 流产《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留针法《中医刺灸》
- 流产《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留针补泻《中医词典》
- 流产《百病自测》
- 留针《中医词典》
- 流产《妇产科学》
- 留针《中医名词词典》
- 流产后满闷《医学衷中参西录》
- 留者攻之《中医词典》
- 流产时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留者攻之《中医名词词典》
- 流产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留饮宿食候《诸病源候论》
- 流产与死产《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留饮宿食方七首《外台秘要》
- 流感杆菌《医学微生物学》
- 留饮宿食《圣济总录》
-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留饮咳《中医词典》
- 流行病学《临床营养学》
- 留饮候《诸病源候论》
- 流行病学《传染病》
- 留饮方二首《外台秘要》
- 流行病学《传染病》
- 留饮《校注医醇剩义》
- 流行病学《传染病》
- 留饮《症因脉治》
- 流行病学《传染病》
《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前言
- 预防保健篇
- 第一章 增进健康靠自己
- 第一节 疲劳是万病之源
- 第二节 一日保健术
- 早晨醒来赖会儿床
- 对镜观色
- 刷牙、漱口
- 冷水浴(脸)
- 护肤
- 晨饮一杯水
- 适量运动
- 梳头
- 浴手
- 搓面
- 活动颈部
- 缩唇呼气
- 弯腰
- 散步
- 慢跑
- 登高运动
- 便后察病
- 不忘进早餐
- 合理膳食
- 少饮酒、多喝茶
- 不吸烟
- 学会午睡
- 热水坐浴和泡足
- 和谐、适度的性生活
- 充足睡眠、不熬夜
-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 提高工作效率
- 注意肌体协调平衡
- 培养一项以上业余爱好
- 每周娱乐半天
- 自得其乐
- 适当进补
- 附录
- 第二章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 第三章 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
- 第一节 居室卫生
- 第二节 传染病者活动场所及用物的消毒
- 第三节 除害
- 第四节 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青春期保健
- 第二节 孕期卫生保健
- 第三节 产期卫生保健
- 第四节 产后卫生保健
- 第五节 哺乳期卫生保健
- 第六节 婴幼儿保健
- 第七节 更年期妇女保健
- 第八节 老年期妇女保健
- 第五章 中老年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