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产褥期与哺乳期卫生
一、产褥期卫生
产妇分娩结束,到全身器官(除乳房外)恢复至未孕状态时的一段时间,称产褥期,约需6-8周,一般为6周。产后,由于产时用力汗出和产创出血,阴血骤虚,卫表不固,抵抗力下降;恶露排出,血室已开,胞脉空虚,此时若护理不当,将息失宜,每易引起疾病。
因此,在产褥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寒温适宜产妇居室应空气清新,冷热适宜。不可当风坐卧,以免外邪侵袭。卫表不固,应避风寒,受之则遍身疼痛;室温不宜过高或过加衣被,特别是夏日暑天,可致中暑。
2.劳逸适度产妇要充分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劳动不宜过早过累,以免导致恶露不绝、子宫脱垂。
3.调节饮食产后气血耗伤,又须化生乳汁哺育婴儿,极需加强营养。饮食宜选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品,忌食生冷或过食肥甘,以免损伤脾胃。
4.调和情志产妇精神要愉快,切忌暴怒或忧思,以免气结血滞,引起腹痛、缺乳等病变。
5.保持清洁会阴部的产创要注意消毒和护理。产褥期有恶露排出,血室已开,易致邪毒感染。产创已愈,可用温开水擦洗外阴,内裤及月经带应经常换洗和日光消毒。
二、哺乳期卫生
产妇分娩后30分钟即可开始哺乳,哺乳时限一般为12-24个月,即称哺乳期。婴儿至4-6个月时即应增加辅助食品。母乳是婴儿的最佳营养,不仅含有易于消化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还含有抵御病邪的抗体,因此,应当尽量坚持母乳喂养。为了保持哺乳的顺利进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清洁乳房每次哺乳前要用温开水清洗乳头和乳晕,特别是第一次哺乳更要彻底清洗,以免不洁之物带人婴儿口内。同时乳母先要洗手,免致污染乳头。按摩乳房,避免乳汁壅积成痈。乳头皲裂应及时处理。
2.正确哺乳哺乳姿势可采用侧卧式或坐式,要注意乳房不能堵塞住婴儿鼻孔。母乳喂养提倡按需哺乳,不规定哺乳时间和次数。大约每次哺乳时间10-15分钟,时间过长会增加乳头的浸软程度,而易发生皲裂。每次哺乳最好完全吸空,以使下次泌乳量增加。
3.保持乳量保持乳汁的质和量,调节饮食、加强营养为第一要务。其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睡眠充足,避免过劳,按需喂哺等也是重要的条件。

- 产褥期与哺乳期卫生《中医妇科学》
- 产褥期卫生《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产褥中暑《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产褥期母体变化及母婴保健《妇产科学》
- 产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产褥期精神障碍《医学心理学》
- 产生激光的条件和过程《临床激光治疗学》
- 产褥期的母体变化《妇产科学》
- 产生荚膜梭菌《医学微生物学》
- 产褥期保健《妇产科学》
- 产时卫生《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产褥期《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产室《中医词典》
- 产褥感染《妇产科学》
- 产室《医宗金鉴》
- 产褥感染《中医词典》
- 产室《竹林女科证治》
- 产褥感染《百病自测》
- 产室《妇科心法要诀》
- 产褥感染《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产死妇人冢上草《证类本草》
- 产褥感染《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产颓《中医词典》
- 产褥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产下肉线《中医词典》
- 产褥感染《急诊医学》
- 产下肉线《竹林女科证治》
- 产蓐《中医词典》
- 产香港脚《医学纲目》
- 产乳晕绝方五首《外台秘要》
- 产血《血证论》
《中医妇科学》
- 第一章 绪言
- 第二章 女性的生殖脏器
- 第三章 女性的生理特点
- 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基础
- 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
- 第四章 女性的病理特点
-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 第七章 预防与保健
- 第八章 月经病
- 第一节 月经病小论
- 第二节 月经先期
- 第三节 月经后期
- 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 第五节 月经过多
- 第六节 月经过少
- 第七节 经期延长
- 第八节 经间期出血
- 第九节 崩漏
- 第十节 闭经
- 第十一节 痛经
- 第十二节 经行发热
- 第十三节 经行头痛
- 第十四节 经行吐衄
- 第十五节 经行泄泻
- 第十六节 经行乳房胀痛
- 第十七节 经行情志异常
- 第十八节 经断前后诸证
- 第十九节 经断复来
- 第九章 带下病
- 第十章 妊娠病
- 第一节 妊娠病小论
- 第二节 妊娠恶阻
- 第三节 妊娠腹痛
- 第四节 异位妊娠
- 第五节 胎漏
- 第六节 胎动不安
- 第七节 滑胎
- 第八节 胎死不下
- 第九节 胎萎不长
- 第十节 鬼胎
- 第十一节 胎水肿满
- 第十二节 妊娠肿胀
- 第十三节 妊娠心烦
- 第十四节 妊娠眩晕
- 第十五节 妊娠痫证
- 第十六节 妊娠小便淋痛
- 第十一章 临产病
- 第十二章 产后病
- 第十三章 妇科杂病
- 第十四章 前阴病
- [附] 第十五章 妇产科基础
- [附] 第十六章 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