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放射治疗的剂量单位
一、曝射量(Exposure Dose)
指距放射源某一距离下,放射源对该点的照射量。在测定曝射时时,用于测量的电离室周围不允许有任何产生散射线的物体。曝射量的剂量单位是伦(R),即在0.001293g的空气中,每产生2.04×109对离子,所需的放射量就是1R。
二、吸收量(Asorbed dose)
被放射线照射的物体从射线中吸收的能量称吸收剂量。吸收剂量单位是拉德(rad).1dar为1g受照射物质吸收100尔格的辐射能量。即1rad=100尔格/g=0.01kg。现在吸收剂量单位改为戈端(Gray,Gy),是由国际放射单位测定委员会(ICRU)规定的,1Gy=100rad。
三、放射强度(Radioactivity)
放射强度又称为放射活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放射物质锐变(衰变)的多少,不表示具体剂量。放射活度单位为贝克勒尔(Becquerel)符号Bq,表示每秒钟有一个原子蜕变。过去放射强度单位曾用居里Ci表示,1B9=2.703×10-11Ci。
四、剂量率(Doserate)
距放射源某一距离处,单位时间的剂量,常以Gy/min为单位。
五、放射性能量(Energy of radiation)
指电离辐射贯穿物质的能力,用能量表示。能量单位为MV(Megavoltage)或MeV(Megaelectron-Volt)。2MeV以下X线勉强用管电压表示贯穿物质的能力,但这类射线的能谱是连续的,单一用管电压说明线质并不全面,通常是用半价层(HVL)来表示平均能量。
六、体内各部位剂量名称
(一)空气量(Airdose,Da)
治疗计划常以空气量做为每次治疗剂量单位设计。
(二)皮肤量(Skindose)或称表面量(Surface dose)
被放射线照射物体表面所测得的剂量,此剂量包括原射线和组织向该测量点的反向散射线。
(三)深度量(Depthdose)和肿瘤量(Tumor dose)
指放射线经过皮肤射入身体,在中心线束上某一深度处的剂量,该点的剂量包括被浅层组织吸收以外射线和周围组织对该点的散射线。若该点恰为肿瘤中心则该点剂量称为肿瘤量。
(四)射出量(Exitdose)
射线穿过身体在对侧射出口表面的剂量。若用对穿野照射,在计算表面剂量时,应把射入量和射出量相加。

- 放射治疗的剂量单位《放射诊断学》
- 放射治疗《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放射治疗的种类《放射诊断学》
- 放射源及其设备《放射诊断学》
- 放松功《减肥新法与技巧》
- 放射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放松功《老年百病防治》
- 放射学检查与诊断《急诊医学》
- 放松功《中医词典》
- 放射学检查《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放线菌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放射学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放线菌病《病理学》
- 放射性药品申报资料和要求《中药法规》
- 放线菌素D《药理学》
- 放射性药品的管理《医院药学》
- 放血疗法《中医词典》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放杖木《证类本草》
- 放射性胶体金的制备方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放杖木《本经逢原》
- 放射性活度《核、化学武器损伤》
- 飞《中医词典》
- 放射性核素数据《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飞奔怪病《奇方类编》
- 放射性核素肾图《物理诊断学》
- 飞尘眯目《中医词典》
- 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与吸收《核、化学武器损伤》
- 飞尘眯目《目经大成》
- 放射性核素检查《神经病学》
- 飞尘入眼《中医词典》
《放射诊断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
- 第四节 X线防护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一、长骨
- 二、四肢关节
- 三、脊椎
- 四、头颅
- 五、气脑及脑室造影正常表现
- 六、颈内动脉造影(Internal carotid angiography)正常表现(图2-15)
- 七、脊髓造影的正常表现(图2-16、17)
- 八、副鼻窦(Paranasal sinuses)及乳突(Mastoid)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
- 一、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Pyogenic Arthritis)
- 二、骨及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
- 三、其它关节疾病
- 四、佝偻病(Rickets)
- 五、颈椎病(Cdrvical spondylosis)
- 第六节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一、良性骨肿瘤(Benign tumors of bone)
- 二、恶性骨肿瘤(Malignant tumors of bone)
- 三、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 tumors of bone)
- 四、骨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
- 五、骨肿瘤样病变
- 第七节 副鼻窦炎及乳突炎
- 第三章 呼吸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肺部异常表现
- 第四节 支气管常见疾患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
- 第六节 纵隔病变
- 第七节 胸膜病变
- 一、胸膜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 二、气胸及液气胸
- 三、胸膜增厚粘连钙化(Pleural thickening adhesion andcalcification)(图3-45 3-46)
- 第八节 胸部创伤
- 附表 肺内常肿块影的鉴别
- 第四章 循环系统的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心脏及大血管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
- 第五节 其它常见后天性心脏病
- 第六节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 一、房间隔缺损(Au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房缺,ASD)
- 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室缺,VSD)
- 三、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简称PDA)
- 四、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Stenosis,简称PS)
- 五、法乐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 附表 几种先心病鉴别诊断表
- 第五章 消化系统X线
-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常见疾病
- 第四节 肾上腺疾患的X线表现
- 第五节 妇科X线诊断
- 第六节 产科X线诊断
- 第七章 计算断层摄影(CT)诊断
- 第一节 CT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二节 CT检查法概论
- 第三节 颅脑CT诊断
- 第四节 五官CT诊断
- 第五节 胸部CT诊断
- 第六节 腹部CT诊断
- 第七节 脊柱和脊髓CT诊断
- 第八章 放射治疗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