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检查方法

《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一、普通检查

(一)透视

透视是心脏和大血管X线检查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它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大小、搏动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常规采取立位及左、右前斜位,并吞服钡剂,观察食管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特别是左房和主动脉的关系。

(二)摄片

为了反映心脏各房、室弧的形态大小,心脏常规摄片亦应吞服钡剂,取远达后前位(立式)、右前斜位(45o-50o)及左前斜位(60o),有时加照左侧位。

二、心血管造影

心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快速注入心脏或大血管内,借以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内部解剖结构和循环功能的一种特殊检查方法。

(一)造影设备和造影剂

1.造影剂 心血管造影剂应采用高浓度、低粘稠度、毒性小的特点,目前广泛使用70~76%泛影葡胺,用量1~1.5ml/kg计算。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优维显Ultravist)近年来亦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造影,优点是反应少、安全。

2.高压注射器 是特制的机械动力、压缩气体、电动或微机推动注射器,其压力以每秒注射15~25ml造影剂,按速度来计算,才能得到良好的影像对比。

3.快速连续摄影设备 为了能将造影剂流经心脏和大血管瞬间影像拍摄下来,必须有大功率X线机及快速换片装置,才能获得满意的造影效果。

(1)直接摄影快速换片:一般每秒换片1~3张,最快可达6张,从而能较满意地显示心脏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2)X线电影摄影:每秒可摄50~150幅画面,它在心血管病变的诊断中不仅能显示解剖结构,还能反映每个心动周期完整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二)造影方法

1.选择性右心造影 系通过右心导管注射造影剂,显示右侧心腔和肺血管。根据不同的诊断要求,将导管置于右心房、右心室或肺动脉内。此法适用于肺血管异常、先天性紫绀属复杂畸形,如法乐氏四联症、大血管转位、三尖瓣异常及肺动脉狭窄等。

2.左心室造影 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导管经主动脉逆行插入左心室,将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心室。主要用于诊断左心室和主动脉病变,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永存房室管畸形、肥厚性心肌病及室壁瘤等。

3.胸主动脉造影 经皮穿刺股动脉,导管置于主动脉瓣上1.5cm处注入造影剂,常用于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症、主一肺动脉间隔缺损、主动脉窦瘤破裂、冠状动脉痿及主动脉瘤等。

4.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穿刺股动脉,用Jud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手推5~8ml造影剂,用电影摄影多种体位的造影图像,以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畸形及冠状动脉瘘等。

(三)心血管造影的禁忌证。

1.一般情况极度衰竭。

2.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3.碘过敏试验阳性或为明显过敏体质者。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放射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1. 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2. 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3. 检查方法《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4. 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5. 检查方法《普通外科学》
  6. 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7. 检查方法与正常图型《物理诊断学》
  8. 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9. 检查及鉴别诊断《骨科学》
  10. 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11. 检查及诊断《急诊医学》
  12. 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13. 检查肾脏功能的试验饮食《临床营养学》
  14. 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15. 检查先天性非溶血黄疸间接胆红素增高型的低热量试《临床营养学》
  16. 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17. 检查小肠功能的粪脂测定试验饮食《临床营养学》
  18. 检查程序及各项内容要领《眼科学》
  19. 检查与处理原则《眼科学》
  20. 检查《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1. 检覆总说上《洗冤集录》
  22. 检测与纤维发生有关的细胞因子《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3. 检覆总说下《洗冤集录》
  24. 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种方法的比较《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5. 检眼镜检查法《眼科学》
  26. 检测幽门杆菌感染方法的临床应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7. 检验的一般步骤《医学统计学》
  28. 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9. 检验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评价《临床基础检验学》
  30. 检测心电不稳定的方法《急诊医学》
  31. 趼(jiǎn简)子《中医词典》

《放射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