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X线防护

《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一、防护意义

一定剂定的X线照射人体后,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近代X线机及机房的设计已考虑到防护措施,能保证安全使用,使接受放射量在允许范围内,不会造成身体损害。因此,对于放射线的损伤应有正确的认识,即战略上应藐视它,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项怖,而在战术上应重视它,对于放射线接触者应采取防护措施。

从X线管阳极靶发出的X线称为原发X线,原发X线遇到物体,如空气、检查床及患者身体后,会产生另一种向各方向散射的射线,称为散射X线,亦称散射线。散射线能量低,穿透性较原发X线弱,但接触人体时被体表组织吸收,过量能造成放射损伤。对于患者来说,所接受的射线主要是原发X线;而对放射线工作人员来说,原发X线已被各种防护措施阻挡,对身体危害的主要是散射线。近代X线机配备影像增强器,患者在工作人员接受X线辐射量仅为普通透视的十分之一。此外,还有隔室透视设备,因此,工作人员和患者接受剂量很少。

二、防护措施

(一)机房及机器的防护要求

1.机房宜较大,并有通风设备,尽量减少放射线对身体的影响,就200Ma X线机而论,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6m2。另外,机房墙壁应有一定厚度的砖、水泥或铅皮构成,以达防护目的。

2.X线球管置于足够厚度的金属套(球管套)内,球管套的窗口应有隔光器作适当的缩小,尽量减少原发射线的照射。X线通过人体投照于荧光屏上,荧光屏的前方应有铅玻璃将原发X线阻挡,近代X线检查床改为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

(二)工作人员的防护

1.工作人员不得将身休任何部位暴露在原发X线之中,尽可能避免直接用手在透视下操作,例如骨折复位,异物定位及胃肠检查等。

2.透视时须使用各种防护器材,如铅橡皮手套、铅围裙及铅玻璃眼镜等。利用隔光器使透视野尽量缩小,毫安尽量降低,曝光时间尽量缩短。透视前应该有充分的暗适应用,以便用最短时间,得到良好的透视影像。

3.照片时也要避免接触散射线,一般以铅屏风遮挡。如照片工作量大,宜在照片室内另设一个防护较好的控制室(用铅皮,水泥或厚砖砌成)。

(三)患者的防护

1.患者与X线球管须保持一事实上的距离,一般不少于35cm。这是因为患者距X线球管愈近,接受放射量愈大。球管窗口下须加一定厚度的铝片,减少穿刺力弱的长波X线,因这些X线被患者完全吸收,而对荧光屏或胶片都无作用。

2.患者应避免短期内反复多次检查及不必要的复查。对性成熟及发育期的妇女作腹部照射,应尽量控制次数及部位,避免伤害生殖器官。早期怀孕第一个月内,胎儿对X线特别敏感,易造成流产或畸胎,故对早孕妇妇女妇女避免放射线照射骨盆部。对男患者,在不影响检查的情况下,宜用铅橡皮保护阴囊,防止睾丸受到照射。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放射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1. X线防护《放射诊断学》
  2. X线的特性《放射诊断学》
  3. X线分析与诊断《医学影像学》
  4.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与设备《医学影像学》
  5. X线检查《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6. X染色体失活《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X线检查《泌尿外科学》
  8. X连锁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9. X线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10. xx疟《中医词典》
  11. X线检查方法《医学影像学》
  12. xx逆《中医词典》
  13. X线检查技术《医学影像学》
  14. XX疮《中医词典》
  15. X线检查中的防护《医学影像学》
  16. XX齿《中医词典》
  17. X线论断《医学影像学》
  18. XX鼻《中医词典》
  19. X线论断《医学影像学》
  20. xx(xīn欣)疡《中医词典》
  21. X线透视《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2. XX(nì匿)《中医词典》
  23. X线图像特点《医学影像学》
  24. XX(é噎)《中医词典》
  25. X线诊断《医学影像学》
  26. X2检验的注意事项《医学统计学》
  27. X线诊断《医学影像学》
  28. X2检验《医学统计学》
  29. X线诊断《医学影像学》
  30. x[SB]2[/SB]检验《预防医学》
  31. X线诊断《医学影像学》

《放射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