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胰腺常见病
(一)胰腺炎(Pancreatitis)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属急腹症之列,为排除其它急腹症而作平片检查。平片示附近肠曲呈反射性肠郁张,十二指肠扩张,胀气;近段空肠亦扩大,以及胃、横结肠胀气。如在郁积的十二指肠降段内缘有平直、压迹,说明胰头增大,则诊断可成立,因为胰腺囊肿不引起反射性肠郁张。如果炎症再扩散,还可见胃与横结肠距离增大,此时由于胰腺肿大伴邻近肠管与系膜挛缩所致,有“小喇叭”征之称,喇叭口在左上方。病情缓解后,钡餐检查仍可出现胃与十二指肠有受压变形的改变。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结果。X线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病变的程度、范围,是否并发囊肿,以及与胰腺癌的鉴别等。
平片征象:多无异常,但约有30%可在胰腺区发现钙化影与结石影。钙化发生于胰腺实质,而结石发生于阻滞的胰管内。平片示在腰1.2平面,横跨脊柱,沿胰腺分布有散在的小斑点状或呈斑片状的钙化影。发现胰腺钙化与结石则支持慢性胰腺炎的诊断。
造影表现:轻度炎症,造影无异常,炎症到一定程度时,造影才有改变。各种造影中,可靠的征象为ERCP胰管的改变。直接显示主、副胰管与其分支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与狭窄;重者扩张与狭窄都增重,如串珠状改变,可伴有假性囊肿形成。(图5-61)
图5-61 慢性胰腺炎
1.主胰管及其分支明显扩大 2.假性囊肿形成
胆总管下端可狭窄、变形甚至至阻塞。
胃肠造影或低张十二指肠造影可示十二指肠曲轻度扩大,隆段内缘轻度受压,其粘膜因炎症牵拉呈锯齿状边缘,乳头增大呈现反“3”字征,但不如肿瘤那样僵硬。
(二)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
胰腺癌为胰腺肿瘤中最常见者,多见于50-70岁的男性,胰腺癌中以头部最多,约占65-85%,胰体次之,胰尾最少。胰腺癌发生于胰管或腺泡上皮,病理上分髓样癌、胶样癌和硬癌,后者多有纤维组织增生,似疤痕样,体积不大,不易与慢性胰腺炎鉴别。胰腺癌生长迅速,形成肿块后易压迫邻近周围脏器或直接侵蚀,以致引起临床胃肠道症状与阻塞性黄疸。
怀疑胰腺癌患者,首选B超,判断胰腺部位有无肿块?若系黄疸,判断阻塞在肝内或肝外?其次是胃肠钡餐造影或低张十二指肠造影、ERCR 、CT和血管造影等。由于胰腺癌的压迫侵蚀,使胃肠造影显示功能性、压迫性及侵蚀性的相应改变。功能性变化无特殊诊断意义。压迫性改变有1.胃窦部“垫征”,系增大的胰头,压迫胃窦使出现局限性压迹。2.十二指肠降部内缘双边征,双边征出现于斜位或切线位上,十二指肠内缘呈现双边,其中一边为癌肿的压迫与浸润;另一边则为残存的粘膜。3.反“3”字征:癌肿向肠腔内突入,但乳头部受总胆管和胰管的牵引与固定,使突向腔内受限而形成反“3”字征(图5-62)。4.增大的胆囊与增粗的总胆管都可在相应的部位形成压迹。侵蚀性改变系指胃、肠壁局部僵硬、固定,还可见腔内有结节状的充盈缺损及肠壁的不规则或边缘模糊不清等。胃肠造影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但较小的肿瘤未见引起上述变化时,则不易发现病变;而轻微的改变又不易与其它疾病相鉴别,故还须采用其它造影方法。
图5-62 胰腺癌
1.垫征 2.胆囊压迹 3.双边征 4.笔杆征 5.反“3”字征
6.十二指肠壁不规则 7.十二指肠充盈缺损
ERCP:如发生在主胰管内,可见主胰管呈现不规则的狭窄,视狭窄程度可导致胰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阻塞(图5-63),狭窄的近端可扩张。如发生在腺泡内不会引起主胰管的改变,只有胰管分支的移位和变形,再长大时,主胰管亦可变窄移位。如实质显影则见局限性充盈缺损。若胆总管下端受侵,可显示狭窄与变形。此检查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常须和慢性胰腺炎鉴别,必需进行综合性分析。
图5-63 胰腺癌
1 .主胰管截断 2.胰管分支变形移位
选择性动脉造影:小的癌瘤使动脉拉直、推移或呈不规则扩张。肿块增大则见血管受压移位,有时可见不规则的肿瘤血管。肝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主干亦可受侵变形,说明胰腺癌有广泛浸润,已失去手术机会。
(三)胰腺囊肿(Pancreatic cyst)
1.病理
胰腺囊肿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有真性囊肿与假性囊肿之分,并以后者多见,约占40-50%.真性囊肿的内壁衬有胰腺上皮层,囊内含胰腺分泌物,体积常较小,按病因又可分为三种:即先天性囊肿(可伴有或不伴有肝、肾等脏器囊肿)、寄生虫性囊肿及潴留囊肿(因胰管阻塞、分泌液潴留致胰管囊样扩张)。假性囊肿由于急、慢性胰腺炎或外伤引起,囊肿内壁缺少上皮层。囊内液体由炎性渗出物,胰液或血液所致的组织反应,围以腹膜、粘连的网膜或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假膜。上述液体常集聚于小网膜囊内或小网膜囊以外,形成包裹性积液,是为假性囊肿。囊肿直径大小不一,从几厘米到十数厘米;囊液可从数百亳升至数千毫升不等。
2.X线征象
(1)平片:视胰腺囊肿大小而异,小者X线不易发现,大者可见胃肠道移位(在胃肠有积气的情况下)。在积气肠管衬托下,可发现软组织块影,偶尔可见囊壁钙化。
(2)胃肠钡餐造影:较大的胰腺囊肿推移、压迫邻近脏器,钡餐检查可反映囊肿的部位、大小和范围。压迫征象为胰腺邻近的胃肠有光滑弧形压迹与移位,粘膜皱襞完整但平坦,受压范围较广泛,但不出现结节状影。肠壁无浸润僵直感。不同部位的囊肿引起不同的压迫征象(图5-64)。胰头部或附近处囊肿,使十二指肠曲增大,十二指肠降部向右移位,水平段和升段向下向左移位。胃窦部向左上移位。胰体部囊肿多见,可发生于胃肝之间使胃向下前移位,致使胃小弯有弧形压迹;亦可位于胃结肠间,使胃向上移位,横结肠向下移位,十二指肠空肠曲向下移位;胰体部囊肿还可向下发展,伸入横结肠系膜,使横结肠左半向上移位,降结肠向左移位,胃移位有如胃结肠间,但较轻。胰尾部囊肿,位于胃体上部大弯与脾脏之间,使胃体大弯出现弧形压迹,有如增大的脾压迹,但侧位片见胃体向前移位。此外,还可见十二指肠空肠曲向右下移位,结肠脾曲向下移位。
图5-64 胰腺假性囊肿

- 胰腺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 胰腺癌治验《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胰腺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胰腺癌治验《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胰腺疾病《放射诊断学》
- 胰腺癌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胰腺疾病《物理诊断学》
- 胰腺癌《病理学》
- 胰腺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胰腺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 胰腺囊腺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胰腺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胰腺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 胰腺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胰腺炎《病理学》
- 胰腺癌《基因与疾病》
- 胰腺移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胰腺《消化病学》
- 胰腺肿瘤《百病自测》
- 胰腺《组织学与胚胎学》
-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生理学》
- 胰腺《人体解剖学》
- 胰液的分泌《生理学》
- 胰腺《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胰液分泌的调节《生理学》
- 胰腺《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胰俞《中医词典》
- 胰腺《放射诊断学》
- 移动和搬运病人法《基础护理学》
-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人体解剖学》
- 移毒消肿散《外科传薪集》
《放射诊断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
- 第四节 X线防护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一、长骨
- 二、四肢关节
- 三、脊椎
- 四、头颅
- 五、气脑及脑室造影正常表现
- 六、颈内动脉造影(Internal carotid angiography)正常表现(图2-15)
- 七、脊髓造影的正常表现(图2-16、17)
- 八、副鼻窦(Paranasal sinuses)及乳突(Mastoid)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
- 一、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Pyogenic Arthritis)
- 二、骨及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
- 三、其它关节疾病
- 四、佝偻病(Rickets)
- 五、颈椎病(Cdrvical spondylosis)
- 第六节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一、良性骨肿瘤(Benign tumors of bone)
- 二、恶性骨肿瘤(Malignant tumors of bone)
- 三、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 tumors of bone)
- 四、骨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
- 五、骨肿瘤样病变
- 第七节 副鼻窦炎及乳突炎
- 第三章 呼吸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肺部异常表现
- 第四节 支气管常见疾患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
- 第六节 纵隔病变
- 第七节 胸膜病变
- 一、胸膜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 二、气胸及液气胸
- 三、胸膜增厚粘连钙化(Pleural thickening adhesion andcalcification)(图3-45 3-46)
- 第八节 胸部创伤
- 附表 肺内常肿块影的鉴别
- 第四章 循环系统的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心脏及大血管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
- 第五节 其它常见后天性心脏病
- 第六节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 一、房间隔缺损(Au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房缺,ASD)
- 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室缺,VSD)
- 三、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简称PDA)
- 四、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Stenosis,简称PS)
- 五、法乐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 附表 几种先心病鉴别诊断表
- 第五章 消化系统X线
-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常见疾病
- 第四节 肾上腺疾患的X线表现
- 第五节 妇科X线诊断
- 第六节 产科X线诊断
- 第七章 计算断层摄影(CT)诊断
- 第一节 CT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二节 CT检查法概论
- 第三节 颅脑CT诊断
- 第四节 五官CT诊断
- 第五节 胸部CT诊断
- 第六节 腹部CT诊断
- 第七节 脊柱和脊髓CT诊断
- 第八章 放射治疗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