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密度对比概念和影像形成原理
X线影像形成的基本原理,是由于X线的特性和人体组织器官密度与厚度之差异所致,这种密度与厚度之差异称为密度对比(Contrast),可分为自然对比和人工对比。
(一)自然对比
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密度不同;厚度也异,经X线照射,其吸收及透过X线量也不一样。因此,在透视荧光屏上有亮暗之分,在照片上有黑白之别。这是人体自然,亦是固有的密度差别,称为自然对比。
按照人体组织密度的高低,依次分为骨骼、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内脏、软骨)、液体(血液及体液,密度和软组织相似,X线不能区别),脂肪和存在人体内的气体。各个不同密度的组织相邻排列,吸收及透过X线量不同,才产生透视或照片上影像。在人体内,胸部和骨骼的自然密度对比最好,透视和普通照片上应用最多。凡是密度最大的部份(例如骨骼)吸收X线最多,通过X线量很少,故在照片上显出白色影像;反之,密度较小的部份(例如空气或软组织)在照片上出现黑色影像,此外,还应注意厚度,如心脏的投影,形成明显的白色。
总结自然对比和影像关系,列为下表
人体组织密度差异和X线影象关系表(缺)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密度分辨率(Density resolution):使用某种射线设备,能分辩人体同一部位的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结构,亦即显出密度差异,从而形成影像。这种能分辨最小的密度差异,称为某种设备的密度分辨率。如CT机就具有高分辨率,在头颅同一层扫描片中,有分辨出灰质与白质、脑室、脑池与脑沟等不同结构,而普通X线的密度分辨率则较低,约为5~10%。
(二)人工对比
人体有些部分,如腹部各脏器,密度大致相同,不具备自然对比的条件,可用对人体无害、密度大或密度小的物质,引入被检查的组织器官或其周围,造成密度差异,显出影像,称为人工对比。形成人工对比的方法称为造影检查,引用的物质叫做造影剂(Contrastmedium)。

- 密度对比概念和影像形成原理《放射诊断学》
- 秘制白龙丹《外科传薪集》
- 密度梯度分类法《动脉粥样硬化》
- 秘真丸《目经大成》
- 密嘿《中医词典》
- 秘真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 密螺旋体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秘元煎(新方)《虚损启微》
- 密蒙花《雷公炮炙论》
-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伤寒六书》
- 密蒙花《雷公炮制药性解》
- 秘药加料《外科传薪集》
- 密蒙花《药笼小品》
- 秘药饼《外科传薪集》
- 密蒙花《玉楸药解》
- 秘验带下丸《奇方类编》
- 密蒙花《本草衍义》
- 秘书源流《金疮秘传禁方》
- 密蒙花《本草备要》
- 秘授神效散《冯氏锦囊秘录》
- 密蒙花《本草蒙筌》
- 秘授甘露饮《重楼玉钥》
- 密蒙花《本草易读》
- 秘授跌打损伤要诀《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 密蒙花《冯氏锦囊秘录》
- 秘受不治法《伤科方书》
- 密蒙花《证类本草》
- 秘涩《备急千金要方》
- 密蒙花《本草求真》
- 秘诀《重楼玉钥》
- 密蒙花《本经逢原》
《放射诊断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
- 第四节 X线防护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一、长骨
- 二、四肢关节
- 三、脊椎
- 四、头颅
- 五、气脑及脑室造影正常表现
- 六、颈内动脉造影(Internal carotid angiography)正常表现(图2-15)
- 七、脊髓造影的正常表现(图2-16、17)
- 八、副鼻窦(Paranasal sinuses)及乳突(Mastoid)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
- 一、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Pyogenic Arthritis)
- 二、骨及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
- 三、其它关节疾病
- 四、佝偻病(Rickets)
- 五、颈椎病(Cdrvical spondylosis)
- 第六节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一、良性骨肿瘤(Benign tumors of bone)
- 二、恶性骨肿瘤(Malignant tumors of bone)
- 三、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 tumors of bone)
- 四、骨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
- 五、骨肿瘤样病变
- 第七节 副鼻窦炎及乳突炎
- 第三章 呼吸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肺部异常表现
- 第四节 支气管常见疾患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
- 第六节 纵隔病变
- 第七节 胸膜病变
- 一、胸膜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 二、气胸及液气胸
- 三、胸膜增厚粘连钙化(Pleural thickening adhesion andcalcification)(图3-45 3-46)
- 第八节 胸部创伤
- 附表 肺内常肿块影的鉴别
- 第四章 循环系统的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心脏及大血管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
- 第五节 其它常见后天性心脏病
- 第六节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 一、房间隔缺损(Au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房缺,ASD)
- 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室缺,VSD)
- 三、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简称PDA)
- 四、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Stenosis,简称PS)
- 五、法乐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 附表 几种先心病鉴别诊断表
- 第五章 消化系统X线
-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常见疾病
- 第四节 肾上腺疾患的X线表现
- 第五节 妇科X线诊断
- 第六节 产科X线诊断
- 第七章 计算断层摄影(CT)诊断
- 第一节 CT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二节 CT检查法概论
- 第三节 颅脑CT诊断
- 第四节 五官CT诊断
- 第五节 胸部CT诊断
- 第六节 腹部CT诊断
- 第七节 脊柱和脊髓CT诊断
- 第八章 放射治疗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