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胃
(一)胃的X线解剖分区(图5-2)
胃入口叫贲门,出口称幽门。贲门平面以上为胃底。胃底在左膈下,立位胃内气体聚于胃底称胃泡。胃右上缘为小弯,外下缘为大弯,小弯拐角处即角切迹,简称胃角。由胃角向大弯最低联线,此线与贲门平面之间的区域为胃体,立位胃体近似胃垂直部。胃体以下为胃窦,立位胃窦近似胃水平部。
临床上所谓贲门区是指以贲门为中心,半径约2.5cm的区域;所谓幽门前区是指幽门近端约2-3cm的一段胃窦区域。
图5-2 胃的解剖分区
(二)胃型和张力
胃形态为弯曲囊状,因各人的体型和肌张力不同,钡餐后立位观察时可分为四型(图5-3)
图5-3 胃型
1.高张型(牛角型) 2..中间型(鱼钩型)3.低张型(无力型) 4.瀑布型,正侧位观。
1.高张型或牛角型 常见于胖人,肌张力高,胃腔上宽下窄,胃角不明显,有下缘较高,胃近于横位。
2.中间型或鱼钩型 肌张力中等,胃体垂直,胃角清楚,胃下缘在骼嵴水平附近。
3.低张型或无力型:常见于瘦人,肌张力低,胃体中部较细,胃下部呈囊状,胃角较锐胃下缘低至髂嵴水平。
4.瀑布型(Cascade stomach) 胃底较大并倾向后下方,胃体较小。立位时钡剂先充满位于胃体后方的胃底,然后才由胃底溢入胃体,如瀑布状,于侧位或斜位观察较明确。多见于邻近结肠积气时。
胃型是人为的划分,如同人的高矮胖瘦,没有截然分界线,也非固定不变。例如儿童期是牛角型胃,成年后可呈鱼钩型。到老年可能是无力型。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胃型也可互相转化。
(三)胃粘膜皱襞或粘膜纹(Mucosal folds or rugae)
胃粘膜皱襞的形状及粗细,随蠕动和粘膜肌层的收缩及粘膜下层的血管充盈情况而有变化,粘膜皱襞有纵行、斜行及横行三种。胃体粘膜皱襞常表现为与胃体平行的数条纵行皱襞,靠近胃小弯侧光滑,靠大弯的皱襞渐弯曲为斜行或横行,显示大弯轮廓为锯齿状。胃窦粘膜皱襞是胃体皱襞的延续,常保持与小弯平行、与胃窦长轴一致,也可变为斜行或与长轴垂直。胃窦收缩状态时皱襞呈纵行(与长轴一致),舒张状态时多呈斜行或横行。胃底部粘膜皱襞和大弯者相似。正常胃窦粘膜皱襞宽度一般不超过0.5cm,胃体大弯锯齿状边缘处皱襞较粗,可宽达1cm。
在胃双对比造影片上,上述的胃粘膜皱襞展平而显示胃微皱襞(fine relief),为胃小沟和胃小区。胃小沟表现为纤细的、致密的网状影,其宽度小于1mm.胃小沟画出来的透光区即胃小区,其直径不大于3mm,可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等。大小近似。胃窦部易于显示(图5-4)。
图5-4 胃小区
(四)胃轮廓、柔软度及移动度
正常胃充盈后轮廓光滑,仅胃底及大弯缘可呈锯齿状。胃壁柔软,角压可变形,并有一定的移动度,胃底及幽门部移动度较小。
(五)胃蠕动及动力
服钡后一般1-2min即出现蠕动。蠕动由胃体上部开始,由浅渐深,向幽门方向推进,胃窦呈向心性收缩将钡剂排入十二指肠。胃蠕动表现为环形收缩,相对的大弯、小弯出现凹入,向前推进,同一时间全胃可见二、三个蠕动波。
动力指排出的快慢,它和蠕动的强弱,张力的高低及幽门状态等有密切关系。一般钡餐后1-5min胃开始排出,约1-2h可排空,如果6h仍有钡剂存留胃内,即为排空延迟,系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可致。

- 胃《放射诊断学》
- 胃《经络全书》
- 胃《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畏日羞明秘方《华佗神方》
- 胃《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畏明《中医词典》
- 胃《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畏寒腹疼小产《傅青主女科》
- 胃《中医名词词典》
- 畏恶七情表《新修本草》
- 胃《中医词典》
- 畏恶反辩《侣山堂类辩》
- 胃《疡医大全》
- 味之浓者《医学启源》
- 胃《中医基础理论》
- 味之薄者《医学启源》
- 胃《医述》
- 味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胃《普济方·针灸》
- 味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胃《顾松园医镜》
- 味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 胃《人体解剖学》
- 味痰《中医词典》
- 胃《人体解剖学》
- 味觉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 胃《消化病学》
- 味觉异常辨病《百病自测》
- 胃、神、根《中医名词词典》
- 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特点《生理学》
- 胃、神、根《中医词典》
《放射诊断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
- 第四节 X线防护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一、长骨
- 二、四肢关节
- 三、脊椎
- 四、头颅
- 五、气脑及脑室造影正常表现
- 六、颈内动脉造影(Internal carotid angiography)正常表现(图2-15)
- 七、脊髓造影的正常表现(图2-16、17)
- 八、副鼻窦(Paranasal sinuses)及乳突(Mastoid)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
- 一、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Pyogenic Arthritis)
- 二、骨及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
- 三、其它关节疾病
- 四、佝偻病(Rickets)
- 五、颈椎病(Cdrvical spondylosis)
- 第六节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一、良性骨肿瘤(Benign tumors of bone)
- 二、恶性骨肿瘤(Malignant tumors of bone)
- 三、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 tumors of bone)
- 四、骨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
- 五、骨肿瘤样病变
- 第七节 副鼻窦炎及乳突炎
- 第三章 呼吸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肺部异常表现
- 第四节 支气管常见疾患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
- 第六节 纵隔病变
- 第七节 胸膜病变
- 一、胸膜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 二、气胸及液气胸
- 三、胸膜增厚粘连钙化(Pleural thickening adhesion andcalcification)(图3-45 3-46)
- 第八节 胸部创伤
- 附表 肺内常肿块影的鉴别
- 第四章 循环系统的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心脏及大血管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
- 第五节 其它常见后天性心脏病
- 第六节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 一、房间隔缺损(Au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房缺,ASD)
- 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室缺,VSD)
- 三、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简称PDA)
- 四、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Stenosis,简称PS)
- 五、法乐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 附表 几种先心病鉴别诊断表
- 第五章 消化系统X线
-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常见疾病
- 第四节 肾上腺疾患的X线表现
- 第五节 妇科X线诊断
- 第六节 产科X线诊断
- 第七章 计算断层摄影(CT)诊断
- 第一节 CT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二节 CT检查法概论
- 第三节 颅脑CT诊断
- 第四节 五官CT诊断
- 第五节 胸部CT诊断
- 第六节 腹部CT诊断
- 第七节 脊柱和脊髓CT诊断
- 第八章 放射治疗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