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肝脏疾病
(一)肝硬化
肝实质破坏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肪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再生结节出现。CT表现:①大小:早期广泛脂肪变致肝增大,晚期肝缩小,肝左右叶大小比例失调,肝门和纵裂增宽。②外形:结节突出使肝外缘凸凹不平,也使原为凹陷的内侧缘隆突。③密度:脂肪变时减低。局限性减低,有时难以同原发或继发癌病灶鉴别。④脾肿大是肝硬化重要的间接征象,但并非所有肝硬化均发生脾肿大。门脉高压时可见脾门附近出现粗大、迂曲血管影像。⑤腹水征:肝与腹壁间距离增大,出现水样密度带状影。
(二)脂肪肝
大多数脂肪浸润广泛而均匀,少数为局限性,CT表现为肝密度减低,低于脾脏,严重者CT值为负值,因而使肝内血管显示为树枝状较高密度影。
(三)肝肿瘤
CT对肝肿瘤检出率高,并可确定肿瘤的数目、大小以及范围,但有时定性诊断困难。
1.肝囊肿
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球形低密度区,CT值与水近似。
2.肝海棉状血管瘤
CT平扫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动态增强扫描可见病灶边缘结节状增强,并向中心逐渐扩展,持续一段时间后才恢复原来的密度。该过程所需时间长短与病灶大小成正比。此特征性CT表现有利于定性诊断。
3.肝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为我国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小肝癌(3cm以下)、巨块型、多发结节型和弥漫型。CT扫描见大多数肝癌为低密度,但少数肝癌为等密度,CT不易发现。低密度灶为圆形、椭圆形、分叶形或不规则形。瘤内因坏死、液化等出现更低密度区,中间和边缘可见瘤结节。另外还应注意下列间接征象:肝外形有局限性隆突。肝门,胆囊、胰腺和胃移位。80%的肝癌伴发肝硬化。
肝转移癌常表现为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区,其大小不一。增强可见瘤体增强或环形征。鉴别诊断需借助其他临床资料。
(四)肝脓肿
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CT值因脓腔内容物成份不同而差别也大。如含气体,可见气液面,即可确定诊断。增强扫描以脓肿边缘呈环形征。
(五)肝包虫病
为圆形或卵圆形病灶,边界清楚,壁薄,囊壁常有钙化,大囊之内可有多个子囊。

- 肝脏疾病《放射诊断学》
- 肝脏积热《明目至宝》
- 肝脏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肝脏积热《中医词典》
- 肝脏疾病的临床表现《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肝脏活体组织穿刺术《物理诊断学》
- 肝脏疾病的酶学诊断《临床生物化学》
- 肝脏和消化系统功能的改变《病理生理学》
- 肝脏经文《医宗金鉴》
- 肝脏和胆囊生物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肝脏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 肝脏和胆囊疾病的诊断性试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肝脏脉病虚实《寿世保元》
- 肝脏歌一《脉诀刊误》
- 肝脏脉论《备急千金要方》
- 肝脏歌三《脉诀刊误》
- 肝脏生物转化的概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肝脏歌二《脉诀刊误》
-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免疫与健康》
- 肝脏歌《脉诀乳海》
- 肝脏统论《圣济总录》
- 肝脏歌《脉诀乳海》
- 肝脏图《古今医统大全》
- 肝脏对胆红素的排泄作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肝脏移植解剖《临床肝移植》
- 肝脏第八问《婴童百问》
- 肝脏用药《普济方·针灸》
- 肝脏的血管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肝脏的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放射诊断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
- 第四节 X线防护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一、长骨
- 二、四肢关节
- 三、脊椎
- 四、头颅
- 五、气脑及脑室造影正常表现
- 六、颈内动脉造影(Internal carotid angiography)正常表现(图2-15)
- 七、脊髓造影的正常表现(图2-16、17)
- 八、副鼻窦(Paranasal sinuses)及乳突(Mastoid)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
- 一、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Pyogenic Arthritis)
- 二、骨及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
- 三、其它关节疾病
- 四、佝偻病(Rickets)
- 五、颈椎病(Cdrvical spondylosis)
- 第六节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一、良性骨肿瘤(Benign tumors of bone)
- 二、恶性骨肿瘤(Malignant tumors of bone)
- 三、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 tumors of bone)
- 四、骨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
- 五、骨肿瘤样病变
- 第七节 副鼻窦炎及乳突炎
- 第三章 呼吸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肺部异常表现
- 第四节 支气管常见疾患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
- 第六节 纵隔病变
- 第七节 胸膜病变
- 一、胸膜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 二、气胸及液气胸
- 三、胸膜增厚粘连钙化(Pleural thickening adhesion andcalcification)(图3-45 3-46)
- 第八节 胸部创伤
- 附表 肺内常肿块影的鉴别
- 第四章 循环系统的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心脏及大血管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
- 第五节 其它常见后天性心脏病
- 第六节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 一、房间隔缺损(Au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房缺,ASD)
- 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室缺,VSD)
- 三、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简称PDA)
- 四、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Stenosis,简称PS)
- 五、法乐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 附表 几种先心病鉴别诊断表
- 第五章 消化系统X线
-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X线诊断
- 第一节 检查方法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 第三节 常见疾病
- 第四节 肾上腺疾患的X线表现
- 第五节 妇科X线诊断
- 第六节 产科X线诊断
- 第七章 计算断层摄影(CT)诊断
- 第一节 CT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二节 CT检查法概论
- 第三节 颅脑CT诊断
- 第四节 五官CT诊断
- 第五节 胸部CT诊断
- 第六节 腹部CT诊断
- 第七节 脊柱和脊髓CT诊断
- 第八章 放射治疗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