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颈内动脉造影(Internal carotid angiography)正常表现(图2-15)

《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正常颈动脉造影

图2-15  正常颈动脉造影

颈内动脉进颅后向上前行,在鞍背处转向前,进入海绵窦。在前床突附近向后上作S状弯曲绕行,通常称此为虹吸。于前床突内侧穿过硬脑膜后,形成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向外上行约1cm后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虹吸部先分后分出眼动脉、后交通支及脉络膜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向前内行达大脑纵裂处即转向上行于大脑半球内侧面,达胼胝嘴后即行于胼胝沟内,改称胼周动脉,沿胼胝体后行。胼周于前端分出胼缘动脉,居于扣带沟内。大脑前动脉上行段向前发出一小支,分布于额叶内侧面为额极动脉。

大脑中动脉分出后,先于额叶下面与颞极间的侧裂池内,向外行,然后转向外上,进入外侧裂,故称之侧裂段。它沿此裂向后上行,先后分出额顶叶支、顶后支、角回支和颞后支,分布于大脑半球前2/3的凸面。各支位置较恒定,在侧位片上,大都能识别。

脑血管造影侧裂三角及侧裂点(Sylvian triangle andsylvian point on the cerebral angiography):大脑中动脉于脑岛前下缘,距内板2~3cm处向后上弯曲进入外侧苏氏裂,称侧裂段,由一主干或2~3分支构成。脑岛位于外侧裂深处,略呈三角形,上缘水平。侧裂段后上行于脑岛时分出5-8支额顶升动脉,最前一支垂直向上形成侧裂三角前缘,其他支斜向后上呈扇形,抵脑岛上缘后折返并由外侧裂穿出脑表。侧位片上,折返段血管走行方向与x 照射方向一致而形成浓点。各浓点的连线多呈直线或凹面向下的弧形,最后一浓点为侧裂段折转出裂所致,称之侧裂点,距颅骨内板3.0~4.3cm。由人字缝尖以上2cm至前床突尖端的联线为为床顶线,侧裂段位于该线上及下各1cm的范围内。侧裂三角在侧位片中位于大脑半球的中部,可根据它的移位及变形推断幕上占位病变的部位。

在正位片上,大脑前动脉居中线,大脑中动脉则居外方。此两大分支与颈内动脉形成“T”字形,它们各自的分支互相重迭而不易辨认。

正常的脑动脉随脑回及脑沟而起伏,因而呈柔软弯曲状,管径自根部至远端渐次变细,外形光滑。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放射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1. 颈内动脉造影(Internal carotid angiography)正常表现(图2-15)《放射诊断学》
  2. 颈内动脉《人体解剖学》
  3. 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及其颅外属支《人体解剖学》
  4. 颈面花癣《奇效简便良方》
  5. 颈袢《人体解剖学》
  6. 颈脉动《中医词典》
  7. 颈上疮《回生集》
  8. 颈脉《中医词典》
  9. 颈上生疮《奇效简便良方》
  10. 颈淋巴结结核《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1. 颈上生对口疮《儿科萃精》
  12. 颈淋巴结核《自我调养巧治病》
  13. 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人体解剖学》
  14. 颈静脉球体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5. 颈深淋巴结《人体解剖学》
  16. 颈交感干《人体解剖学》
  17. 颈痛《中医词典》
  18. 颈肩部《类经图翼》
  19. 颈外侧区的筋膜及肌肉《人体解剖学》
  20. 颈肩、腰腿痛《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1. 颈外侧区及颈根部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22. 颈肌挛痛针即和《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3. 颈外侧区及颈根部的淋巴结和淋巴导管《人体解剖学》
  24. 颈蝗门主论《疡医大全》
  25. 颈外动脉《人体解剖学》
  26. 颈蝗《中医词典》
  27. 颈外动脉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28. 颈骨折《中医词典》
  29. 颈细《中医词典》
  30. 颈骨肩胛胁肋伤《证治准绳·疡医》
  31. 颈项《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