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肾脏

《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肾周围有脂肪囊,在质量良好的平片上,两肾轮廓清晰。正常肾影位于腰大肌影外缘,呈八字形排列。成人肾影长度为10-15cm,约相当于三个腰椎的高度,宽度约为长度之半数。肾影如蚕豆,轮廓光滑,上极略尖,下极圆钝。其内侧中部略凹陷为肾门。两肾大小、形状大致对称,一般在第十二胸椎至第三腰椎范围内。左肾稍高于右肾。肾脏有一定移动度,立位较卧位略低,正常不应越过4cm或邻近一个椎体的高度。侧位片上肾影与腰椎重迭。

排泄性尿路造影,注射造影剂后1-2min肾实质显影,2-3min后肾盏肾盂开始显影,10-15min显影最清晰,以后因造影剂不断流入膀胱而渐淡。逆行肾盂造影时肾实质不显影,但肾盂肾盏显示良好,输尿管内可见导管影。

肾实质密度均匀,成人厚度约为2-3.5cm,两极较厚,外上方最薄。厚度测量方法为肾乳头间线至肾边缘的的垂直距离(图6-1)。肾盂多位于第二腰椎水平,呈喇叭形,内下方较窄连接输尿管。外侧宽大与3个肾大盏相连。肾大盏呈管状,其外侧又与2-3个肾小盏连接,肾锥体乳头伸入小盏顶端使肾小盏在肾乳头周围形成隐窝,即小盏穹窿部。由于肾乳突入,故小盏侧影呈杯口状凹陷,而正面及斜面投影,则为圆形或卵圆形影中央密度稍淡。正常肾盂形态两侧大致相似,轮廓光滑规则,小盏的杯口边缘锐利。肾盂肾盏的形态也可有较大变异,如有的肾盂狭小,很快分成两个长形的肾大盏,称为分支型肾盂;有的肾盂大且饱满,可直接与小盏相连而没有大盏,称为壶腹型肾盂,这种肾盂易误为肾盂积水(图6-2)

肾实质厚度测量方法

图6-1 肾实质厚度测量方法:乳头间线至肾边缘的垂直距离

正常肾盂肾盏不同形状

图6-2 正常肾盂肾盏不同形状

(虚线代表肾的内缘和肾门区)

造影时若肾盂肾盏内压力过高,可引起造影剂逆流(又称回流、返流),多见于逆行肾盂造影注射压力过高时,常见的逆流有:1.肾小管逆流,造影剂进入乳头的肾小管内,表现为肾小盏穹窿向外呈放散的毛刷状纤细条影。2.肾窦逆流:肾小盏穹窿部撕裂,造影剂溢入肾窦,表现为穹窿边缘角状、块状或条状影。3.静脉逆流:外溢间质的造影剂,沿静脉散布,表现为自穹窿向外走行的拱形细线条影。4.淋巴管逆流:造影剂进入淋巴管内,表现为向肾门方向走行的纤细线条,迂曲而边缘略不规则(图6-3)。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放射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1. 肾脏《放射诊断学》
  2. 肾源性尿崩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肾脏《寿世传真》
  4. 肾郁《中医词典》
  5. 肾脏《保婴撮要》
  6. 肾与膀胱病辩证《中医诊断学》
  7. 肾脏病《眼科学》
  8. 肾俞虚痰《中医词典》
  9. 肾脏第十二问《婴童百问》
  10. 肾俞五十七穴《中医词典》
  11. 肾脏风《中医词典》
  12. 肾俞漏《中医词典》
  13. 肾脏风《续名医类案》
  14. 肾俞发门主论《疡医大全》
  15. 肾脏风疮《外科大成》
  16. 肾俞发《外科启玄》
  17. 肾脏风疮门主方《疡医大全》
  18. 肾俞发《外科心法要诀》
  19. 肾脏风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20. 肾俞发《医宗金鉴》
  21. 肾脏风毒流注腰脚《圣济总录》
  22. 肾俞发《马培之医案》
  23. 肾脏风眼《原机启微》
  24. 肾俞《针灸学》
  25. 肾脏风阴疮《医学纲目》
  26. 肾俞《中医词典》
  27. 肾脏歌《脉诀乳海》
  28. 肾俞《气功外气疗法》
  29. 肾脏歌《脉诀乳海》
  30. 肾俞《针灸大成》
  31. 肾脏歌二《脉诀刊误》

《放射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