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常表现

《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CT诊断主要依据是观察组织密度差异。颅骨为最高密度白影,CT值可达+1000H。鼻窦与乳突气房内含空气为最低黑影,CT值为-1000H。充以脑脊液的脑室、脑池为低密度,CT值为0-16H。脑皮质为薄层白带状影,髓质为深浅不等的灰影,皮质和髓质之间常有清楚的分界线,尾状核密度较高,血管与脑实质密度相仿,松果体及脉络丛常发生钙化而呈高密度影、CT值取决于钙含量,约40-400H。

正常两侧脑实质密度对称,不应出现一侧高或低密度区。脑室和脑池在不同层面显示,(图7-6-8)。侧脑室边界清楚。轮廓整齐,形状及大小对称;透明隔与三脑室在较低层面中线上。蛛网膜下腔为薄层低密度带,位于颅骨内板与脑皮质之间;半球纵裂显示较高层面,为位于中线的低密度带,外侧裂池对称位于两侧。鞍上池呈五角星形,在鞍上池前1/3可见视神经交叉。四叠体池居后方,外形不整,四叠体突入池的前方。环池呈窄带状围绕中脑周边。后颅窝层面可见第四脑室位于中线,呈马蹄形。可见小脑桥脑角池和枕大池。枕大池变异大,常误认为异常。

鞍上池

图7-6 鞍上池

1.大脑镰 2.额叶 3.交叉池 4.视交叉5.脚间池 6.桥脑 7.四脑室 8.小 脑9.颞叶 10.蝶骨小翼 11.外侧裂

增强检查时血中含碘量增加,使血管和组织密度增加,脑血管可显影。静脉窦与脑室脉络膜丛均因血中含碘量增强而使影像清楚。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放射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放射诊断学》书籍目录
  1. 正常表现《放射诊断学》
  2. 正常X线表现《医学影像学》
  3. 正常产褥期《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5. 正常胆道造影表现《放射诊断学》
  6.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7. 正常的面色《常见病自测》
  8.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9. 正常分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11. 正常分娩《妇产科学》
  12. 正常CT表现《放射诊断学》
  13. 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妇产科学》
  14. 正产血晕不语《傅青主女科》
  15. 正常腹部可触到的脏器《物理诊断学》
  16. 正产气虚血晕《傅青主女科》
  17. 正常骨髓象《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8. 正产肠下《傅青主女科》
  19. 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医学心理学》
  20. 正产胞衣不下《傅青主女科》
  21. 正常黑素细胞《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2. 正产败血攻心晕狂《傅青主女科》
  23. 正常呼吸者《物理诊断学》
  24. 正产《竹林女科证治》
  25. 正常脉搏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基础护理学》
  26. 正产《中医词典》
  27. 正常脉象《中医诊断学》
  28. 正产《傅青主女科》
  29. 正常凝血机制《临床基础检验学》
  30. 正柴胡饮(新方)《虚损启微》
  31. 正常平衡的调节《病理生理学》

《放射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