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酒诗
解酲(汤)治酒本从时,须识《千金》渍法奇,葛汁茅根粳米汁,五苓去桂各相宜。
久服地黄暴脱证,当未脱时,其人起居如故,惟精神不旺,或微有咳嗽;或腰膝无力;或偶然咳血,旋即自愈;或偶患肠红;或痔疮射出血线;或小便偶然变色;大便溏秘无常。
此证尽可以弗药。而过于保养者,每日延医满座。间有逢迎之辈,自言有不寒不热,王道平补之法,遂与投机。以六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七味地黄丸、大补元煎、人参养荣汤诸方为主,加入鹿角胶、阿胶、鹿茸、海参胶、淡菜胶、紫河车之类,兼服归脾汤、逍遥散,亦加地黄,服之良久,不见其益,亦不见其害。然满腔中俱是浊阴弥沦,大犯《周易》“履霜坚冰至”之戒。或偶因嗔怒,或偶近房室,或偶然宴饮,偶然劳动,未避风日,遂猝然无知,痰涎壅盛,吐泻,大喘大汗等证,与中风无异。医者归咎于前数端之自取,而不知前数端为生人所不免之事,岂一疾遂若此之危。惟平日补水滋水,以致水邪滔天,一作不可救止。治之之法有三∶一曰拨云见日,以大剂通脉四逆汤为加减;一曰急堤提防,以大剂术附汤加姜汁半盏;一曰导流归海,即前二方重加茯苓。信服不疑,可救十中之二、三。苏后再加人参,若实时用参,反不能回阳,识此勿误。此证因误补所致,故列于实证。

- 伤酒诗《医学实在易》
- 伤酒恶寒《中医词典》
- 伤酒头痛《中医词典》
- 伤酒《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伤酒吐血《中医词典》
- 伤酒《医学实在易》
- 伤酒泄泻《中医词典》
- 伤酒《周慎斋遗书》
- 伤科《中医词典》
- 伤酒《金匮翼》
- 伤科按摩手法与施治原则《中医伤科按摩学》
- 伤酒《医学摘粹》
- 伤口包扎技术《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伤酒《医学摘粹》
- 伤口换药《外科学总论》
- 伤酒《证治汇补》
- 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临床激光治疗学》
- 伤酒《古今医鉴》
- 伤劳倦《证治准绳·类方》
- 伤酒《杂病广要》
- 伤劳倦《证治准绳·杂病》
- 伤酒《医学传灯》
- 伤冷酒《儒门事亲》
- 伤酒《中医词典》
- 伤冷乳《中医词典》
- 伤痉《中医词典》
- 伤冷物《明医指掌》
- 伤精白浊《药症忌宜》
- 伤力嗽《中医词典》
- 伤筋秘方《华佗神方》
- 伤面《中医词典》
《医学实在易》
-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卷一
- 十二官
- 六脏六腑纳甲诗
- 内景说
- 心说
- 肝说
- 脾说
- 肺说
- 肾说
- 胃说
- 胆说
- 大肠小肠说
- 三焦说
- 手心主说(即心包络)
- 膀胱说
- 命门说
- 附录高士宗部位说
- 经络易知
- 四诊易知
- 望色说
- 望色诗
- 辨舌说
- 辨舌诗
- 闻声诗
- 其二(僧自性着)
- 问证说
- 问证诗
- 切脉说
- 《内经》分发脏腑
- 王叔和分发脏腑
- 李濒湖分发脏腑
- 张景岳分发脏腑
- 寸关尺分诊三焦
- 脉法统论
- 持脉秘旨
- 新着八脉四言诗
- 七怪脉四言诗
- 妇人科诊脉四言诗
- 小儿验纹按额诊脉四言诗
- 诊脉别解一
- 诊脉别解二
- 《内经》诊法
- 附录徐灵胎诊脉决死生论
- 拟补徐灵胎诊脉论诗
- 运气易知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表证诸方
- 卷七
- 卷七
- 卷八
- 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