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共轭酸碱的强弱
共轭酸碱对的离解常数Ka和Kb之间有确定的关系。以HOAc为例推导如下:
由于溶剂水的浓度不常数,所以它不出现在平衡常数式中。
用KW表示[H3O+][OH-],KW称为水的离子积。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水中的[H3O+]与[OH-]的乘积为一常数。所以 Ka·Kb=KW (2-7)
24℃时KW值为1.0×10-14.这个关系说明,只知道了酸的离解常数Ka,就可以计算出它的共轭碱的Kb,反之亦然。Ka和Kb是成反比的,而Ka和Kb正是反映酸和碱的强度,所以,在共轭酸碱对中,酸的强度愈大,其共轭碱的强度愈小;碱的强度愈大,其共轭酸的强度愈小。表2-6列出了一些共轭厔碱对的强度次序。
表2-6 共轭酸碱的强度次序
酸性增强 | 共轭酸(HB) | Ka(在水中) | pKa(在水中) | 共轭碱(B) | 碱性增强 |
H3O+ | H2O | ||||
H2C2O4 | 5.4×10-2 | 1.27 | HC2O-4 | ||
H2SO3 | 1.54×10 | 1.81 | HSO-3 | ||
HSO-4 | 1.20×10-2 | 1.92 | SO2-4 | ||
H3PO4 | 7.51×10-3 | 2.12 | H2PO-4 | ||
HNO2 | 4.6×10-4 | 3.37 | NO-2 | ||
HF | 3.53×10-4 | 3.45 | F- | ||
HCOOH | 1.77×10-4 | 3.75 | HCOO- | ||
HC2O-4 | 5.4×10-5 | 4.27 | C2O2-4 | ||
CH3COOH | 1.76×10-5 | 4.75 | CH3COO- | ||
H2CO3 | 4.30×10-7 | 6.37 | HCO-3 | ||
HSO-3 | 1.02×10-7 | 6.91 | SO2-3 | ||
H2S | 9.1×10-8 | 7.04 | HS- | ||
H2PO-4 | 6.23×10-8 | 7.21 | HPO2-4 | ||
NH+4 | 5.68×10-10 | 9.25 | NH3 | ||
HCN | 4.93×10-10 | 9.31 | CH- | ||
HCO-3 | 5.61×1011 | 10.25 | CO2-3 | ||
H2O2 | 2.4×10-12 | 11.62 | HO-2 | ||
HS- | 1.1×10-12 | 11.96 | S2- | ||
HPO2-4 | 2.2×10-13 | 12.67 | PO3-4 | ||
H2O | OH- |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在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度,不仅与酸碱的本性有关,也与溶剂的本性有关。我们所能测定的是酸碱在一定溶剂中表现出来的相对强度。同一种酸或碱,如果溶于不同的溶剂,它们所表现的相对强度就不同。例如HOAc在水中表现为弱酸,但在液氨中表现为强酸,这是因为液氨夺取质子的能力(即碱性)比水要强得多。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了酸碱强度的相对性。

- 共轭酸碱的强弱《医用化学》
-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医用化学》
- 共济失调《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医用化学》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拱兴《外科正宗》
- 共济失调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拱辰丹《是斋百一选方》
- 共价键参数《医用化学》
- 拱背升腿功《减肥新法与技巧》
- 共价键的断裂和反应类型《医用化学》
- 汞中毒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共同性斜视《眼科学》
- 汞中毒《预防医学》
- 共享链与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导《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汞粉法《幼幼新书》
- 贡一帆《中医词典》
- 巩膜炎《眼科学》
- 供肝的保存与评估《临床肝移植》
- 巩膜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供肝的处理《临床肝移植》
- 巩膜色调异常《眼科学》
- 供肝植入《临床肝移植》
- 巩堤丸(加减巩堤丸)《目经大成》
- 供体的评估《临床肝移植》
- 龚赵氏常服调理方《知医必辨》
- 供体的选择《临床肝移植》
- 龚云林论七表八里总归四脉《疡医大全》
- 供体及供体手术《临床肝移植》
- 龚玉屏子椿官治效并后不治之验《仿寓意草》
- 供体手术《临床肝移植》
《医用化学》
- 第一章 溶液
-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 第一节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解
-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 第一节 沉淀-溶解平衡
- 第三章 PH值与缓冲溶液
- 第一节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
- 第二节 酸碱指示剂
- 第三节 盐类溶液的PH值
- 第二节 缓冲溶液
-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配合物的配位键理论
- 第三节 配合物的稳定性
- 第四节 螯合物(内络合物)
- 第六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
- 第一节 氧化还原
- 第二节 电极电位
- 第三节 电极电位的应用
- 第七章 滴定分析
- 第八章 比色分析
- 第一节 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比色分析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 第二节 比色分析应用示例——铁的含量测定
- 第九章 胶体溶液
-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
-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 二、有机化学与医学
- 三、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共价键
- 四、碳原子的sp3、sp2和sp杂化轨道
- 五、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
- 六、共价键参数
- 七、共价键的断裂和反应类型
- 八、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第十一章 链烃
- 第十二章 环烃
- 第十三章 卤代烃
- 第十四章 醇、酚、醚
- 第十五章 醛、酮、醌
- 第十六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第一节 羧酸
- 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
- 第十七章 取代羧酸和对映异构
- 第十八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 第十九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 第二十章 脂类和甾族化合物
- 第二十一章 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