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液的组成量度表示法

《医用化学》书籍目录

物质的量和质量是国际单位制(SI)规定的基本量中的两个物理量,质量的SI单位为千克(kg),而质量的量的SI单位是摩尔(符号为mol)。SI规定:“一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12C的原子相等.”已知,0.012kg12C中含有的原子数为阿佛加德罗常数NA约为6.023×1023mol-1.也就是说,一摩尔任何物质均含有NA个基本单元.在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单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因此,物质的量和质量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

溶液的组成量度,表示在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在医学界过去根据不同的需要,曾用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当量浓度、比例浓度和百分比浓度等表示。现在应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①凡是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应当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取代旧单位制所表示的质量浓度单位。②人体体液中有少数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还未精确测得,因之不能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其在人体内的含量,可以仍暂用质量浓度表示。③统一用升(L)作为单位的分母,以避免过去用其它作不同分母时的混乱,更不宜使用计量单位的“%”来表示每百毫升(/dl))。

(一)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中某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简称B的浓度,用符号cB或[B]表示。它的定义是

cB=nB/V

式中nB是溶质B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mol);V是溶液的体积,单位用升(L)表示。在说明cB时,也应同时指明基本单元。例如,H2SO4的量浓度c(H2SO4)=0.1mol•L-1;c(H+)或[H+]=0.1mol•L-1。又如,c(1/2H2SO4)=0.1mol•L-1等。括号中的符号表示物质的基本单元。

必须注意,凡是说到溶质B的浓度就是专指B的物质的量浓度。

(二)质量摩尔浓度

溶液中某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称为该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mol•kg-1,符号为mB

mB=nB/W

式中W为该溶剂的质量,以千克(kg)作单位;nB是溶质B的物质的量,以摩尔作单位。

质量摩尔浓度的优点是不受温度的影响。对于极稀的水溶液来说,其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的数值几乎相等。

(三)百分浓度

百分浓度不是法定的计量单位,应避免使用,但至今在国内外书刊中仍然大量使用百分浓度。现行的百分浓度可有三种表示方法:小数表示法、质量体积表示法与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法。

1.当百分浓度表示相同单位相对含量,即为W/W,V/V百分含量时,应用小数表示成相应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例如,NaCL在水中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5%,可改成NaCL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0.25或W(NaCL)=0.25.。

又如,乙醇在水中体积百分浓度为75%,或改成乙醇在水中的体积分数为0.75或V(C2H5OH)=0.75.

2.当百分浓度表示的是质量体积(W/V)不同单位的相对含量,且被测物质为未知确切化学结构者或混合物时,应用质量体积浓度表示.如总蛋白,某些激素百分浓度,可用g•L-1,mg·L-1,μg·L-1,ng·L-1等表示.

3.对于已知结构的物质,如葡萄糖、钾、钠等,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已知的,这类物质的质量体积百分浓度,应表示为物质的量浓度,即用mol·L-1,mmol·-1,umol·L-1等表示。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用化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用化学》书籍目录
  1. 溶液的组成量度表示法《医用化学》
  2. 溶液的组成量度《医用化学》
  3. 溶组织内阿米巴《人体寄生虫学》
  4. 溶液的渗透压《医用化学》
  5. 《中医词典》
  6. 溶液的配制《医用化学》
  7. 柔痓《中医词典》
  8. 溶液的PH值《医用化学》
  9. 柔风《圣济总录》
  10. 溶液《医用化学》
  11. 柔风《中医词典》
  12. 溶血性贫血《血液病学》
  13. 柔风方二首《外台秘要》
  14. 溶血性贫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5. 柔风候《诸病源候论》
  16.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7. 柔肝《中医词典》
  18. 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急诊医学》
  19. 柔肝(养肝、养血柔肝)《中医名词词典》
  20. 溶血实验《医院药学》
  21. 柔刚《中医词典》
  22. 溶血反应的检测试剂《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3. 柔汗《中医词典》
  24. 溶血反应测定补体法《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5. 柔滑菜类《急救广生集》
  26. 溶血反应《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7. 柔化《中医词典》
  28. 溶溶《中医词典》
  29. 柔痉《中医词典》
  30. 溶酶体《病理学》
  31. 柔痉《校注医醇剩义》

《医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