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锰酸钾法
(一)基本原理
在微酸、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MnO-4被还原为棕色不溶物MnO2:
因MnO2能使溶液混浊,妨碍疑点观察,所以高锰酸钾法通常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时使用H2SO4控制酸度,避免使用HNO3(有氧化性)和HCL(有还原性)。
KMnO4还原为Mn2+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得较慢。因此,滴定较难氧化的物质时,常需要加热或加催化剂。例如,用KMnO4滴定C2O2-4时,即使在强酸性溶液中加热的情况下,开始时反应也不会迅速进行。只有待最初加入的1-2滴KMnO4溶液的紫色退去后,溶液中就有了Mn2+,接着的反应能较快地进行。这种由于反应生成物本身引起的催化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用。
高锰酸钾法的指示剂是KMnO4本身,在100ml水中只要加1滴0.1mol·L-1KMnO4溶液就可以呈现明显的紫红色.而它的还原产物Mn2+则近无色.所以高锰酸钾法不需另加指示剂。
KMnO4氧化性强,在强酸性溶液中可直接滴定一些还原性物质,如Fe2+,AsO3-3,NO-2,Sb3+,H2O2,C2O2-4,甲醛,葡萄糖和水杨酸等;也可间接滴定一些氧化性物质,如MnO2,PbO2,CrO-3,CLO-3等;还可测定一些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起反应,但无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如Ca2+,Ba2+,Zn2+和Cd2+等。例如,Ca2+能与C2O2-4形成沉淀溶于H2SO4中,然后用KmnO4溶液滴定生成H2C2O4,从而测出Ca2+的含量。
高锰酸钾法的主要缺点是选择性较差,标准溶液不够稳定等。
(二)高锰酸钾的应用示例——市售过氧化氢中H2O2含量的测定
在酸性溶液中,H2O2被KmnO4氧化。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氧化还原滴定同样也要经过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和被测物质含量测定三个过程:
1.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0.86g KMnO4加蒸馏水配成500ml0.01mol·L-1的标准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1h。冷却,放暗处约一周后用垂熔玻璃漏斗或玻璃丝过滤。将滤液移至棕色瓶内暗处保存。
2.KMnO4溶液浓度的标定
可用基准物质Na2CO3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反应式如下:
3.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市售过氧化氢1.00ml,放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25.00ml于锥形瓶中,加6ml3mol·L-1H2SO4,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溶液呈粉红色,设稀释后H2O2的密度为1,H2O2的含量可按下式计算:

- 高锰酸钾法《医用化学》
- 高镁血症《病理生理学》
- 高密度脂蛋白代谢《动脉粥样硬化》
- 高龄初产妇的心理适应《医学心理学》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高粱《药性切用》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动脉粥样硬化》
- 高粱《本草分经》
- 高密度脂蛋白亚组份胆固醇(HDL2-C,HDL3-C)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 高粱《食物疗法》
- 高明《中医词典》
- 高梁之变《中医词典》
- 高钠血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高梁《得配本草》
- 高能化合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高良姜汤《备急千金要方》
- 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高良姜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病理生理学》
- 高良姜散《妇人大全良方》
- 高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临床营养学》
- 高良姜(红豆寇)《中药学》
- 高前β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 高良姜《本草图经》
- 高曲《中医词典》
- 高良姜《本草乘雅半偈》
- 高热《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高良姜《药性切用》
- 高热,神识昏蒙《名师垂教》
- 高良姜《外科全生集》
- 高热、下肢麻木不仁,不能行走《名师垂教》
《医用化学》
- 第一章 溶液
-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 第一节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解
-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 第一节 沉淀-溶解平衡
- 第三章 PH值与缓冲溶液
- 第一节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
- 第二节 酸碱指示剂
- 第三节 盐类溶液的PH值
- 第二节 缓冲溶液
-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配合物的配位键理论
- 第三节 配合物的稳定性
- 第四节 螯合物(内络合物)
- 第六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
- 第一节 氧化还原
- 第二节 电极电位
- 第三节 电极电位的应用
- 第七章 滴定分析
- 第八章 比色分析
- 第一节 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比色分析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 第二节 比色分析应用示例——铁的含量测定
- 第九章 胶体溶液
-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
-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 二、有机化学与医学
- 三、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共价键
- 四、碳原子的sp3、sp2和sp杂化轨道
- 五、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
- 六、共价键参数
- 七、共价键的断裂和反应类型
- 八、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第十一章 链烃
- 第十二章 环烃
- 第十三章 卤代烃
- 第十四章 醇、酚、醚
- 第十五章 醛、酮、醌
- 第十六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第一节 羧酸
- 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
- 第十七章 取代羧酸和对映异构
- 第十八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 第十九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 第二十章 脂类和甾族化合物
- 第二十一章 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