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临产护理与产时卫生
一、临产护理
妊娠足月时,孕妇本人及家属要做好临产准备。
1.认识分娩孕妇对分娩要有正确认识,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孕妇必须消除恐惧和惊疑心理。
2.产室要求产室要安静整洁,不宜喧哗或私议,以利分娩顺利进行。
3.养息精力有临产征兆时,忍痛勿慌,养息精力,不宜用力过早,以防难产。《达生篇》提出的“睡、忍痛、慢临盆”有重要临床意义。
4.清洁阴部清洁外阴及灌肠,防止邪毒感染,并促进宫缩,以利分娩。
二、产时卫生
1.观察产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了解宫缩情况,监听胎心,记录破膜时间,测量血压。切忌产门尚未开全,临盆过早。
2.正确助产产门开全,。腰腹作阵疼痛,相次胎气顿陷……谷道挺进”,胎头着冠之时,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配合医生的接生操作。
3.处理新生儿胎儿娩出后,立即清理呼吸道,使其建立呼吸并啼哭,处理脐带。《千金要方》说:“儿出讫,一切人及母皆忌问是男是女。”也是保护性措施,以避免影响产妇情绪,引起子宫弛缓性出血。
4.娩出胎盘胎盘完全剥离娩出时,应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情况。
5.减少出血胎盘娩出后,可例行肌注催产素lOu,产创要及时缝合,以减少出血。同时要继续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 临产护理与产时卫生《中医妇科学》
- 临产胡言乱语《奇效简便良方》
- 临产艰难及气弱,或矮小妇女交骨不开《奇效简便良方》
- 临产贵运动《竹林女科证治》
- 临产将护法《医学心悟》
- 临产腹痛宜辨弄胎试胎二候《女科经纶》
- 临产将护法《笔花医镜》
- 临产服药《竹林女科证治》
- 临产将息之法《女科经纶》
- 临产病小论《中医妇科学》
- 临产禁巫邪《竹林女科证治》
- 临产安慰《竹林女科证治》
- 临产六字真言《中医词典》
- 临产《妇产科学》
- 临产脉法《济阴纲目》
- 临产《女科折衷纂要》
- 临产脉候《类证治裁》
- 临产《女科切要》
- 临产门《丹台玉案》
- 临产《沈氏女科辑要》
- 临产七候《中医词典》
- 临产《妇科心法要诀》
- 临产时五忌《中医词典》
- 临产《妇科玉尺》
- 临产事宜方论《评注产科心法》
- 临产《急救广生集》
- 临产胎不降生《女科秘要》
- 临产《明医指掌》
- 临产调护法《济生集》
- 临产《医述》
- 临产调护用药之法《女科经纶》
《中医妇科学》
- 第一章 绪言
- 第二章 女性的生殖脏器
- 第三章 女性的生理特点
- 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基础
- 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
- 第四章 女性的病理特点
-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 第七章 预防与保健
- 第八章 月经病
- 第一节 月经病小论
- 第二节 月经先期
- 第三节 月经后期
- 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 第五节 月经过多
- 第六节 月经过少
- 第七节 经期延长
- 第八节 经间期出血
- 第九节 崩漏
- 第十节 闭经
- 第十一节 痛经
- 第十二节 经行发热
- 第十三节 经行头痛
- 第十四节 经行吐衄
- 第十五节 经行泄泻
- 第十六节 经行乳房胀痛
- 第十七节 经行情志异常
- 第十八节 经断前后诸证
- 第十九节 经断复来
- 第九章 带下病
- 第十章 妊娠病
- 第一节 妊娠病小论
- 第二节 妊娠恶阻
- 第三节 妊娠腹痛
- 第四节 异位妊娠
- 第五节 胎漏
- 第六节 胎动不安
- 第七节 滑胎
- 第八节 胎死不下
- 第九节 胎萎不长
- 第十节 鬼胎
- 第十一节 胎水肿满
- 第十二节 妊娠肿胀
- 第十三节 妊娠心烦
- 第十四节 妊娠眩晕
- 第十五节 妊娠痫证
- 第十六节 妊娠小便淋痛
- 第十一章 临产病
- 第十二章 产后病
- 第十三章 妇科杂病
- 第十四章 前阴病
- [附] 第十五章 妇产科基础
- [附] 第十六章 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