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妊娠恶阻

《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人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又称“妊娠呕吐”、“子病”、“病儿”、“阻病”等。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剧吐。恶阻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病证之一,治疗及时,护理得法,多数患者可迅速康复,预后大多良好。

[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常见分型有胃虚、肝热、痰滞等。

一、胃虚

孕后经血停闭,血聚冲任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隶于阳明,若胃气素虚,胃失和降,冲气挟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

二、肝热

平素性躁多怒,肝郁化热,孕后血聚养胎,肝血更虚,肝火愈旺,且冲脉气盛,冲脉附于肝,肝脉挟胃贯膈,冲气挟肝火上逆犯胃,胃失和降,遂致恶心呕吐。

三、痰滞

脾阳素虚,痰饮内停,孕后经血壅闭,冲脉气盛,冲气挟痰饮上逆,以致恶心呕吐。

[辨证论治]

辨证着重了解呕吐物的性状(色、质、气味),结合全身证候、舌脉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寒、热、虚、实。治疗大法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用药宜忌升散之品。

一、胃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吐出食物,甚则食人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怠惰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证候分析:孕后血聚于下以养胎元,冲气偏盛而上逆,胃气虚弱,失于和降,冲气挟胃气上逆,所以呕吐不食,或食入即吐;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因而脘腹胀闷,不思饮食;中阳不振,清阳不升,则头晕体倦,怠惰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为脾胃虚弱之征。

治疗法则:健胃和中,降逆止呕。

方药举例: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生姜大枣

方中参、术、苓、草、大枣健脾养胃,益气和中;生姜半夏降逆止呕;砂仁木香陈皮理气和中。全方补脾胃,降逆气,使呕吐得止。

脾胃虚寒者,酌加丁香白豆蔻以增强温中降逆之力;若吐甚伤阴,症见口干便秘者,宜去木香、砂仁、茯苓等温燥或淡渗之晶,酌加玉竹麦冬石斛胡麻仁等养阴和胃;若孕妇唾液分泌量异常增多,时时流涎者,古称“脾冷流涎”,原方可加益智仁、白豆蔻温脾化饮,摄涎止唾。

二、肝热型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嗳气叹息,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孕后冲气挟肝火上逆犯胃,故呕吐酸水或苦水;肝郁气滞,气机不利,所以胸胁满闷,嗳气叹息;肝火上逆,因而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热盛伤津,故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为肝热内盛之征。

治疗法则: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举例:加味温胆汤(《医宗金鉴》)。

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麦冬芦根、生姜

方中黄芩黄连竹茹清肝热,除烦止呕;枳实、陈皮宽胸和胃,调气降逆;半夏、茯苓、生姜除湿化痰,降逆止呕;麦冬、芦根养阴清热,除烦止呕;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清肝和胃,降逆止呕之效。

若呕甚伤津,五心烦热,舌红口干者,酌加石斛玉竹麦门冬以养阴清热;便秘者,酌加胡麻仁润肠通便。

三、痰滞型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痰湿之体,或脾虚停饮,孕后血壅气盛,冲气上逆,挟痰饮上泛,故呕吐痰涎;膈间有痰饮,中阳不运,故胸膈满闷,不思饮食;痰饮中阻,清阳不升,故有头晕目眩;饮邪上凌心肺,则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也为痰饮内停之征。

治疗法则: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方药举例:青竹茹汤(《济阴纲目》)。

鲜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生姜

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竹茹除烦止呕;茯苓、生姜健脾温胃,渗湿止呕;诸药同用共收除湿化痰,降逆止呕之效。

若脾胃虚弱,痰湿内盛者,酌加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兼寒者,症见呕吐清水,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宜加丁香白豆蔻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若挟热者,症见呕吐黄水,头晕心烦,喜食酸冷,酌加黄芩、知母前胡,或用芦根汤(芦根、竹茹、橘皮、麦冬、前胡)以祛痰浊,清邪热。

上述三型都可图呕吐不止,不能进食,而导致阴液亏损,精气耗散,出现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双目无神,四肢无力,严重者,出现呕吐带血样物,发热口渴,尿少便秘,唇舌干燥,舌红,苔薄黄或光剥,脉细滑数无力等气阴两亏的严重证候(查尿酮体常呈强阳性反应)。治宜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用生脉散增液汤(《温病条辨》方:玄参、麦冬、生地)加乌梅、竹茹,芦根。呕吐带血样物者,加藕节乌贼骨乌梅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必要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以输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若经治疗无好转,或体温增高达38度以上.心率超过120次/分,或出现黄疸时,应考虑终止妊娠。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妇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1. 妊娠恶阻《中医妇科学》
  2. 妊娠恶阻《产鉴》
  3. 妊娠恶阻(胎产须知)《古今医统大全》
  4. 妊娠恶阻《备急千金要方》
  5. 妊娠恶阻方《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6. 妊娠恶阻《傅青主女科》
  7. 妊娠恶阻方《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8. 妊娠恶阻《圣济总录》
  9. 妊娠恶阻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10. 妊娠恶食《医学纲目》
  11. 妊娠恶阻候《诸病源候论》
  12. 妊娠堕胎衣不出候《诸病源候论》
  13. 妊娠恶阻门(二则)《辨证录》
  14. 妊娠堕胎先补脾胃《女科经纶》
  15. 妊娠恶阻秘方《华佗神方》
  16. 妊娠堕胎属中冲脉伤《女科经纶》
  17. 妊娠恶阻属经血闭塞脏气不宣《女科经纶》
  18. 妊娠堕胎属性躁少阳火动《女科经纶》
  19. 妊娠恶阻属气血积聚内郁攻胃《女科经纶》
  20. 妊娠堕胎属心包脉虚《女科经纶》
  21. 妊娠恶阻属痰饮血壅停滞肝经《女科经纶》
  22. 妊娠堕胎或血出不止或血不出《女科百问》
  23. 妊娠恶阻属胃气虚弱中脘停痰《女科经纶》
  24. 妊娠堕胎后着风候《诸病源候论》
  25. 妊娠恶阻属五味不化中气壅实《女科经纶》
  26. 妊娠堕胎后衣不出《圣济总录》
  27. 妊娠恶阻有绝之之法《女科经纶》
  28. 妊娠堕胎后血下不止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29. 妊娠耳鸣《中医词典》
  30. 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候《诸病源候论》
  31. 妊娠耳鸣《竹林女科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