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淫邪因素

《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淫邪因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总称。其常为“六气”,其失常如太过、不及或非时而至为六淫,成为致病因素。六淫皆能导致妇产科疾病,但因妇女以血为本,寒、热、湿邪更易与血相搏而导致妇产科诸证,故予重点讨论。而机体内在的寒、热、湿邪系脏腑功能失常所致。

1.寒寒为阴邪,收引凝涩,易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寒邪就部位而言有外寒、内寒之分,就性质而论有实寒、虚寒之别,这四者常是交互存在的,但应以虚、实为纲。寒邪伤人的具体病因归纳如下:若感受寒邪,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则血为寒凝,血行不畅,胞脉阻滞,可出现月经后期、痛经、症瘕等。若机体阳气不足,寒自内生,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胞宫功能,可出现痛经、带下病、妊娠腹痛、宫寒不孕等。

2.热热为阳邪,耗气伤津,每易动血,迫血妄行。热邪同样有外热、内热、虚热、实热之分,这里仍以虚、实为纲将热邪病因归纳如下:感受热邪、五志过极化火、过服辛辣助阳之晶,都可导致阳热内盛;或素体阴分不足,阳气偏盛,以致阴虚而生内热。至于热毒则属实热范畴,即所谓“热之极为毒”,是实热中的重证。无论实热、虚热都可损伤冲任经脉,迫血妄行,出现月经先期、崩漏、经行吐衄、胎漏、胎动不安、恶露不绝、产后发热等。

3.湿湿为阴邪,重浊腻滞,易阻塞气机。湿邪依其伤害人体部位的不同,有外湿和内湿之别。若感受水湿,冒雨涉水,或久居阴湿之地,以致湿邪内侵,是外湿。若脾阳素虚,运化失职,湿浊内盛,或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水气内停,都可导致水湿停聚,是内湿。湿为有形之阴邪,因此湿邪伤人自无虚、实可分,但却能随人体的阴阳盛衰以及湿浊停留之久暂而发生从化的转变,或从阳化为湿热,或从阴化为寒湿。关于湿毒,一是湿气蕴结所致,一是从阴部感染而来。总之,湿邪重浊趋下,下注冲任,带脉失约,可致带下病、阴痒、不孕症等;若在孕期,受胎气影响可致妊娠呕吐、妊娠水肿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妇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1. 淫邪因素《中医妇科学》
  2. 淫邪发梦《内经评文》
  3. 淫羊桂茶《茶饮保健》
  4. 淫邪发梦《灵素节注类编》
  5. 淫羊霍《本草纲目》
  6. 淫邪发梦《灵枢悬解》
  7. 淫羊霍《本经逢原》
  8. 淫邪发梦《黄帝内经·灵枢》
  9. 淫羊霍《药性切用》
  10. 淫邪《中医词典》
  11. 淫羊藿《神农本草经》
  12. 淫蓉茶《茶饮保健》
  13. 淫羊藿《雷公炮炙论》
  14. 淫热眼《中医词典》
  15. 淫羊藿《雷公炮制药性解》
  16. 淫热反克之病《原机启微》
  17. 淫羊藿《千金翼方》
  18. 淫热反克之病《审视瑶函》
  19. 淫羊藿《药笼小品》
  20. 淫气《中医词典》
  21. 淫羊藿《中药炮制》
  22. 淫气《中医名词词典》
  23. 淫羊藿《本草经集注》
  24. 淫泺《中医词典》
  25. 淫羊藿《新修本草》
  26. 淫精《中医词典》
  27. 淫羊藿《吴普本草》
  28. 淫传绝败《中医词典》
  29. 淫羊藿《本草备要》
  30. 《中医词典》
  31. 淫羊藿《本草蒙筌》

《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