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妊娠
从怀孕到分娩这个阶段,称为“妊娠”,也称“怀孕”。
(一)妊娠的生理现象妊娠后母体的变化,明显地表现是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的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因此妊娠期间整个机体出现“血感不足,气易偏盛”的特点。
妊娠初期,由于血聚于下,冲脉气盛,肝气上逆,胃气不降,则出现饮食偏嗜、恶心作呕、晨起头晕等现象,一般不严重,经过20-40天左右,症状多能自然消失。另外,妊娠早期,孕妇可自觉乳房胀大。妊娠3个月后,白带稍增多,乳头乳晕的颜色加深。妊娠4-5个月后,孕妇可以自觉胎动,胎体逐渐增大,小腹部逐渐膨隆。妊娠6个月后,胎儿渐大,阻滞气机,水道不利,常可出现轻度肿胀。妊娠末期,由于胎儿先露部压迫膀胱与直肠,可见小便频数、大便秘结等现象。
另外,妊娠3个月后,六脉平和滑利,按之不绝,尺脉尤甚。《金匮要略》说:孕60日“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备急千金要方》说:“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也。”西医学也认为在妊娠11周以后循环血量才开始增加,这与中医滑脉出现的时间是一致的。
妊娠后胎儿发育情况,最早在《内经》有记载。《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此后多有论述胎儿发育者,而徐之才《逐月养胎法》所论较切实际,即《备急千金要方》说:“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胎动,六月筋骨立,七月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人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说明前人对胎儿的发育、成熟有详细观察。
(二)妊娠的机理女子发育成熟后,月经按期来潮,就有了孕育的功能。受孕的机理在于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功能正常,男女两精相合,就可以构成胎孕。《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女科正宗》说:“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正说明了构成胎孕的生理过程和必要条件。另外,受孕须有一定时机,《证治准绳》引袁了凡语:“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矣。”这里所说的“氤氲之候”、“的候”相当于西医学所称之排卵期,正是受孕的良机。

- 妊娠《中医妇科学》
- 妊娠《审视瑶函》
- 妊娠《广瘟疫论》
- 妊娠《万病回春》
- 妊娠《邯郸遗稿》
- 妊娠《古今医鉴》
- 妊娠《生理学》
- 妊娠《寿世保元》
- 妊娠(妊娠)《金匮悬解》
- 妊娠《续名医类案》
- 妊娠6个月头晕肢体麻木《名师垂教》
- 妊娠《产鉴》
- 妊娠八月《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妊娠《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妊娠白带《中医词典》
- 妊娠《中医词典》
- 妊娠白带《竹林女科证治》
- 妊娠《金匮悬解》
- 妊娠半产《圣济总录》
- 妊娠《金匮悬解》
- 妊娠暴渴为血凝病《女科经纶》
- 妊娠《百病自测》
- 妊娠崩漏《竹泉生女科集要》
- 妊娠《医法圆通》
- 妊娠遍身瘙痒《中医词典》
- 妊娠《中医名词词典》
- 妊娠遍身瘙痒《竹林女科证治》
- 妊娠《医学集成》
- 妊娠遍身酸懒《中医词典》
- 妊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妊娠遍身酸懒《竹林女科证治》
《中医妇科学》
- 第一章 绪言
- 第二章 女性的生殖脏器
- 第三章 女性的生理特点
- 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基础
- 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
- 第四章 女性的病理特点
-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 第七章 预防与保健
- 第八章 月经病
- 第一节 月经病小论
- 第二节 月经先期
- 第三节 月经后期
- 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 第五节 月经过多
- 第六节 月经过少
- 第七节 经期延长
- 第八节 经间期出血
- 第九节 崩漏
- 第十节 闭经
- 第十一节 痛经
- 第十二节 经行发热
- 第十三节 经行头痛
- 第十四节 经行吐衄
- 第十五节 经行泄泻
- 第十六节 经行乳房胀痛
- 第十七节 经行情志异常
- 第十八节 经断前后诸证
- 第十九节 经断复来
- 第九章 带下病
- 第十章 妊娠病
- 第一节 妊娠病小论
- 第二节 妊娠恶阻
- 第三节 妊娠腹痛
- 第四节 异位妊娠
- 第五节 胎漏
- 第六节 胎动不安
- 第七节 滑胎
- 第八节 胎死不下
- 第九节 胎萎不长
- 第十节 鬼胎
- 第十一节 胎水肿满
- 第十二节 妊娠肿胀
- 第十三节 妊娠心烦
- 第十四节 妊娠眩晕
- 第十五节 妊娠痫证
- 第十六节 妊娠小便淋痛
- 第十一章 临产病
- 第十二章 产后病
- 第十三章 妇科杂病
- 第十四章 前阴病
- [附] 第十五章 妇产科基础
- [附] 第十六章 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