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外治法

《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妇科外治法最常用于前阴诸病,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前阴局部,但这些局部的反应和影响可累及全身,同样有些前阴病又是全身病变在前阴局部的反应,所以治疗上既要局部用药,又要结合内治法进行整体调治。前阴病多为邪毒、病虫致病,发生肿胀、脓肿溃疡、糜烂等病变,在外治法中常选用清热、解毒杀虫、收敛之类的药物。清热的常用药物如黄柏黄连知母等;解毒的常用药物如金银花蒲公英土茯苓鱼腥草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杀虫的常用药物如苦参鹤虱蛇床子百部雄黄白头翁等;收敛的常用药物如乌梅五倍子赤石脂乌贼骨海蛤粉枯矾等。兹就妇科主要外治法叙述如下。

一、熏洗法

熏洗法即用药水熏蒸和洗涤外阴局部的方法,主要用于外阴病变,如瘙痒湿疹、肿胀、溃疡等。

使用方法:将所用药物包煎,必须煮沸20—30分钟后方可外用。用时将药水倾人专用盆内,乘热熏洗患部,先熏后洗,待温度适中可以洗涤外阴或坐盆,每次10分钟。溃疡者不浸洗。7日为一疗程,每日1剂,煎2次,分早、晚熏洗。

二、冲洗法

冲洗法即用药水冲洗阴道、外阴的方法,主要用于阴道及宫颈的病变,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急慢性宫颈炎(糜烂)等。

使用方法:将所用药物包煎,煮沸20-30分钟。待药水温度适宜(与体温基本一致)时,置朗道冲洗器内进行冲洗。但阴道内皱襞多,分泌物及病原体不易冲洗干净,而用擦洗阴道效果更好,即坐于药水盆中,已婚者可夹持棉球蘸药水擦洗阴道,洗的越彻底效果越好。7日为一疗程,每日1剂,煎2次,分早、晚冲洗。坐盆洗者每次5-10分钟。

三、纳药法

纳药法即将外用药物放置于阴道穹窿和子宫颈部位的方法,主要用于宫颈及阴道的病变,如慢性子宫颈炎(糜烂)、子宫颈癌、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等。

使用方法:将外治药物按需要制成栓剂、膏剂或粉剂等消毒后备用。待外阴或阴道清洁处理后,栓剂可放置于阴道后穹窿(此法可指导患者自己操作),膏剂可涂于无菌纱布上,粉剂可以蘸在带线棉球上,由医务人员常规操作置于创面上。7-10次为一疗程,每日或隔日上药一次。

四、贴敷法

贴敷法即将外治用的水剂、散剂或膏剂用无菌纱布蘸浸后贴敷于患处的方法,主要用于外阴或乳房的病变,如外阴肿胀外阴溃疡、外阴脓肿切开、急性乳腺炎回乳等。

使用方法:水剂可将无菌纱布浸蘸药水,贴敷于患处;散剂可直接撒布于破溃之创面上;膏剂可涂于无菌纱布上,贴敷于患处,然后覆盖纱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至痊愈为止。

此外,在妇科临床上使用外治法时,有几项原则必须遵守。

1.所有外用制剂(栓、膏、散等)必须按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消毒后使用;所有自煎外用药水,必须煮沸20—30分钟以上方可使用。

2.治疗部位应常规清洁或消毒。

3.月经期前、后3天内不宜施用阴道内的外治法,妊娠期、新产后宜少采用外治法,特殊需要者除外。

4.外用药物治疗期间,禁止房事和盆浴。

5.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局部外治与全身调治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辨证论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妇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1. 外治法《中医妇科学》
  2. 外治法《中医外科学》
  3. 外治法《中医眼科学》
  4. 外治法《石室秘录》
  5. 外治法门《痰疠法门》
  6. 外治法《中医词典》
  7. 外治方《医学集成》
  8. 外治《证治准绳·疡医》
  9. 外治方《眼科心法要诀》
  10. 外治《证治准绳·类方》
  11. 外治方《医宗金鉴》
  12. 外治《证治准绳·幼科》
  13. 外治方药《证治准绳·疡医》
  14. 外治《中医词典》
  15. 外治九法《儿科萃精》
  16. 外治《中医名词词典》
  17. 外治烂弦迎风有泪方《眼科秘诀》
  18. 外症用刀针法《医门补要》
  19. 外治六法《疯门全书》
  20. 外症忌食燕窝《医门补要》
  21. 外治诸方《疯门全书》
  22. 外症喉痈《喉科指掌》
  23. 外痔《中医名词词典》
  24. 外症喉痈《中医词典》
  25. 外痔《中医词典》
  26. 外证头痛《中医词典》
  27. 外痔《外科全生集》
  28. 外证《中医名词词典》
  29. 外痔秘方《华佗神方》
  30. 外照射防护《核、化学武器损伤》
  31. 外周免疫器官《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