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一节 补肾滋肾

《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妇女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天癸成熟,冲任通盛,才有月经和孕育的可能:若肾气不足,冲任亏损,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诸方面的疾病。所以补肾滋肾是治疗妇科病的一个重要原则。同样是早婚多产、房事不节,但由于体质的不同,有的损伤了肾气,有的损伤了肾阳,有的则损伤了肾阴,因此在运用补肾方法时,又有平补、温补、滋补之分。

一、补肾益气

肾气虚,冲任不固,导致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胎动不安、子宫脱垂、不孕等疾病。治疗宜平补肾气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大补元煎固阴煎之类。

二、滋肾益阴

肾阴虚,冲任血少,或热伏冲任,导致月经先期、崩漏、闭经、不孕等疾病。治疗宜滋肾益阴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左归丸六味地黄丸、补肾地黄丸之类。

三、温肾助阳

肾阳虚,冲任失于温煦,导致经、带、胎、产、杂诸病。治疗宜温肾助阳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之类。

四、温阳行水

肾阳虚的进一步发展,常致气化失常,水湿内停,水湿下注冲任或泛溢肌肤,导致带下病、妊娠肿胀等疾病。治疗宜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真武汤五苓散之类。

五、滋肾养肝

肝肾同司下焦,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肝肾同源。肝肾又为冲任之本,所以肝肾不足产生的病变可影响冲任;冲任损伤,也可涉及肝肾。一般常见的崩漏、经闭、胎动不安、滑胎、不孕等大都由肝肾不足所致。因此,肝肾不足,冲任损伤所引起的妇科疾病,应以滋肾养肝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左归丸、杞菊地黄丸之类,并应根据具体病情佐以血肉有情之晶。滋肾养肝即是益冲任之源,源盛则流自畅,其病自愈。

六、温肾健脾

脾主湿,肾主水,水湿同根,根于命火的虚衰。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或日久化为痰浊,可导致经行泄泻、妊娠肿胀、带下病、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病。治疗宜温肾健脾为主,常用的代表方剂如四神丸健固汤、温胞饮之类,同时根据水湿、痰浊的不同情况兼用燥湿、利水、化痰之晶。:

总之,补肾滋肾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熟练运用,特别是青春期的女子,肾气未充,补肾滋肾就更为重要。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妇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1. 补肾滋肾《中医妇科学》
  2. 补肾壮阳与冬令进补的意义何在?《中医之钥》
  3. 补生泻成《中医词典》
  4. 补肾种子丸(兼治中脘疼虚弱)《毓麟验方》
  5. 补实《中医词典》
  6. 补肾阴《中医词典》
  7. 补髓丹《是斋百一选方》
  8. 补肾药《明目至宝》
  9. 补髓汤《老年百病防治》
  10. 补肾养脾丸《仁术便览》
  11. 补损《丹溪心法》
  12. 补肾阳《中医词典》
  13. 补损《养生导引秘籍》
  14. 补肾仙方《毓麟验方》
  15. 补损当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6. 补肾丸《外科理例》
  17. 补胎汤《备急千金要方》
  18. 补肾丸《医方考》
  19. 补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20. 补肾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1. 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应《医学免疫学》
  22. 补肾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3. 补体蛋白结构的共同性《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4. 补肾生精酒《古代房中秘方》
  25. 补体的分子生物学《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6. 补肾纳气《中医词典》
  27. 补体的合成及代谢《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8. 补肾法治疗尿石病《名师垂教》
  29. 补体的结构及遗传学特征《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30. 补肾《明目至宝》
  31. 补体的理化性质《医学免疫学》

《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