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四、切诊

《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切诊包括切脉与按察胸腹、四肢两个部分。

1.脉诊妇科疾病寒、热、虚、实的辨证,其脉诊与其他科相同。这里仅就经、带、胎、产的常见脉象阐述如下。

(1)月经脉

月经常脉月经将至,或正值月经来潮期间,脉多滑利。

月经病脉月经病脉主要有虚、实、寒、热四个方面。脉缓弱者,多属气虚;脉细而无力或细弱者,多属血虚;脉沉细者,多属肾气虚;脉细数者,多属肾阴虚,或虚热;脉沉细而迟或沉弱者,多属肾阳虚。脉弦者,多属气滞、肝郁;脉涩而有力或滑者,多属血瘀:滑而有力者,多属痰湿与血搏结。脉沉紧者,多属血寒;脉沉迟无力者,多属虚寒;脉沉紧或濡缓者,多属寒湿凝滞。脉滑数、洪数者,多属血热;脉细数者,多属虚热;脉弦数有力者,多属肝郁化热。

(2)带下脉带下量多本属病态,所以带下只有病脉。脉缓滑者,多属脾虚湿盛;脉沉弱者,多属肾气虚损;脉滑数或弦数者,多见湿热;脉沉紧或濡缓,多见寒湿。

(3)妊娠脉

妊娠常脉妊娠3月后,六脉多平和而滑利,按之不绝,尺脉尤甚。

妊娠病脉若妊娠脉现沉细而涩,或两尺弱甚,多属肾气虚衰,冲任不足,易致胎动不安、堕胎等。若妊娠末期脉弦而劲急,或弦细而数,多属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易致妊娠眩晕、妊娠痫证。

(4)临产脉又称离经脉。《脉经》称“怀妊离经,其脉浮。”《妇人大全良方》说:“沉细而滑亦同名”。《证治准绳》说:“诊其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者,即产也。”《薛氏医案》说:“试捏产母手中指,中节或本节跳动,方与临盆即产矣,”后世多有相同或相近之论:一般来说,离经脉是六脉浮大而滑,即产时则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同时中指本节、中节甚至末端指侧动脉搏动。

(5)产后脉

产后常脉产后冲任气血多虚,故脉多见虚缓和平。

产后病脉若脉浮滑而数,多属阴血未复,虚阳上泛,或外感实邪。脉沉细涩弱者,多属血脱虚损诸证。

2.按诊妇产科疾病的按诊,主要是按察腹部、四肢。

痛经、经闭、症瘕等病,临证应按察小腹,以辨证之虚实,以明结块之有无,并审孕病之区别。若妇女经行之际,小腹疼痛拒按,多属于实;隐痛而喜按,多属于虚;诊四肢不温,小腹疼痛,喜热喜按,多属虚寒。若察得小腹内有结块,则为癌瘕之病,其结块坚硬,推之不动,按之痛甚者,为血瘀;其结块不硬、推之可移,按之可散者,为气滞。

若诊四肢冷凉,多为阳虚、气虚之征;若手足心热,则属阴虚内热之象。妊娠肿胀者,临诊常按下肢。若按胫凹陷明显,甚或没指者,多属水盛肿张;按之压痕不显,随手而起者,属气盛肿胀。

有时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尚须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凡孕妇产前检查,应按察腹部。

总之,临床上宜四诊合参,抓住主症,分析病变所在,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妇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1. 切诊《中医妇科学》
  2. 切诊《中医儿科学》
  3. 切诊《中医诊断学》
  4. 切诊《中医词典》
  5. 切制《中药炮制》
  6. 切诊《中医名词词典》
  7. 切周岁脉《儿科萃精》
  8. 切牙惊搐热渴《经验麻科》
  9. 《本草纲目》
  10. 切牙《麻科活人全书》
  11. 《医学入门》
  12. 切牙《张氏医通》
  13. 《本经逢原》
  14. 切牙《经验麻科》
  15. 《得配本草》
  16. 切片的处理与粘附。《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7. 茄病《中医词典》
  18. 切片、抹片检查,实际是切骗、抹骗的骗钱伎俩,骗病患把健康、生命卖掉的毒招。《中医之钥》
  19. 茄病《寿世保元》
  20. 切片《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1. 茄根《本草备要》
  22. 切片《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3. 茄子《食物疗法》
  24. 切脉约言《医理真传》
  25. 茄子《饮膳正要》
  26. 切脉源流论《医原》
  27. 茄子《本草衍义》
  28. 切脉要法《医学集成》
  29. 茄子《本草蒙筌》
  30. 切脉说《医学实在易》
  31. 茄子《饮食须知》

《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