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月经周期或前或后1-2周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经乱”。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月经不规则。青春期初潮后1年内及更年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如无其他证候,可不予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若伴有经量增多及经期紊乱,常可发展为崩漏

[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其分型有肾虚、脾虚和肝郁。

一、肾虚

少年肾气未充,更年期肾气渐衰,或素体肾气不足,房劳多产,久病大病,损伤肾气,肾气不充,开阖不利,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

二、脾虚

素体脾虚,饮食失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虚统摄无权及生化不足,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

三、肝郁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气逆乱,气乱血乱,冲任失司,血海蓄溢失常,遂致月经先后无定期。

[辨证论治]

以月经周期或长或短但经期正常为辨证要点。治疗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原则,或疏肝解郁,或调补脾肾,随证治之。

一、肾虚型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脉沉细。

证候分析:肾虚封藏失职,开阖不利,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故经行先后无定期;肾虚则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腰为肾之外府,肾主骨,肾虚则腰酸腿软。舌淡苔薄,脉沉细,为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举例:固阴煎

若腰骶酸痛者,酌加杜仲巴戟天;带下量多者,酌加鹿角霜沙苑子金樱子

若肝郁肾虚者,症见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平时腰痛膝酸,经前乳房胀痛,心烦易怒,舌黯红,苔白,脉弦细。治宜补肾舒肝,方用定经汤(《傅青主女科》)。

当归白芍熟地柴胡山药茯苓菟丝子、炒荆芥

方中柴胡、炒荆芥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熟地、菟丝子补肾而益精血;山药茯苓健脾生血。全方舒肝肾之郁气,补肝肾之精血,肝气舒而肾精旺,气血疏泄有度,血海蓄溢正常,月经自无先后不调之虞。

二、脾虚型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量多,色淡质稀,神倦乏力,脘腹胀满,纳呆食少,舌淡,苔薄,脉缓

证候分析:脾虚统摄无权,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故致月经先后不定期;脾虚生化气血之源不足,故经色淡红而质稀;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则神倦乏力;脾虚运化失职,故脘腹胀满,纳呆食少。舌淡,苔薄,脉缓,也为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举例:归脾汤

若食少腹胀者,酌加麦芽砂仁陈皮月经量多者,去生姜当归,酌加乌贼骨、陈棕炭。

三、肝郁型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有血块,或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精神郁闷,时欲太息,嗳气食少,舌质正常,苔薄,脉弦。

证候分析:肝郁气结,气机逆乱,冲任失司,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经或先或后,经血或多或少;肝气郁滞,经脉不利,故经行不畅,色黯有块;肝郁经脉涩滞,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气机不利,故精神郁闷,时欲太息;肝强侮脾,脾气不舒,故嗳气食少;证属气滞,内无寒热,故舌象正常。脉弦,为肝郁之征。

治疗法则: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方药举例: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煨姜

若经来腹痛者,酌加香附延胡索;夹有血块者,酌加泽兰益母草;有热者,加牡丹皮栀子;脘闷纳呆者,酌加枳壳厚朴陈皮;兼肾虚者,酌加菟丝子、熟地、续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妇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1. 月经先后无定期《中医妇科学》
  2. 月经水《中医词典》
  3. 月经先期《中医词典》
  4. 月经生理调节《妇产科学》
  5. 月经先期《竹林女科证治》
  6. 月经涩少《中医词典》
  7. 月经先期《中医妇科学》
  8. 月经前期论《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9. 月经绪论《妇人大全良方》
  10. 月经前期《女科秘要》
  11. 月经血虚发热《宁坤秘籍》
  12. 月经前期《中医词典》
  13. 月经异常《医宗金鉴》
  14. 月经愆期《竹林女科证治》
  15. 月经异常《妇科心法要诀》
  16. 月经愆期《中医词典》
  17. 月经与排卵及激素调节《生理学》
  18. 月经期与妊娠期卫生《中医妇科学》
  19. 月经诊法提纲《望诊遵经》
  20. 月经逆行秘方《华佗神方》
  21. 月经之常《医宗金鉴》
  22. 月经门诸论《女科精要》
  23. 月经之常《妇科心法要诀》
  24. 月经门诸论《冯氏锦囊秘录》
  25. 月经滞涩《中医词典》
  26. 月经脉论《三指禅》
  27. 月经周期《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8. 月经落后《中医词典》
  29. 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及临床表现《妇产科学》
  30. 月经来如胆水《中医词典》
  31. 月经紫黑属热非寒论《女科经纶》

《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