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换.入求实法)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味) 苦补咸泻(气) 寒补热泻.
五脏更相平也.若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
荣散卫亡.神无所居.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
气不可不温.血温气和.荣卫流行.常有天命.

-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卫生宝鉴》
-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汤液本草》
-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医旨绪余》
- 用药如用兵论《医学源流论》
-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医学启源》
- 用药如用兵《友渔斋医话》
- 用药生熟法《药鉴》
- 用药如用兵《古今医统大全》
- 用药生熟各宜论《审视瑶函》
- 用药如用兵《医学集成》
- 用药丸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用药权衡《周慎斋遗书》
- 用药丸散例《药鉴》
- 用药秘诀《尤氏喉症指南》
- 用药温凉须防秘泄论《外科精要》
- 用药论一《研经言》
- 用药无据反为气贼《卫生宝鉴》
- 用药论二《研经言》
- 用药须使邪有出路《读医随笔》
- 用药例丸散汤膏各有所宜《寿世青编》
- 用药宜忌论《血证论》
- 用药例《类证治裁》
- 用药宜禁《医学纲目》
- 用药利弊的权衡《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用药宜禁论《脾胃论》
- 用药诀《证治准绳·疡医》
- 用药宜精审慎勿疏忽记《证治心传》
- 用药酒洗曝干《汤液本草》
- 用药宜审分两为先《医门补要》
- 用药禁忌《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 用药用方辨《卫生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