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胆论

《卫生宝鉴》书籍目录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则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心下懊 而热不能食.时时欲吐.名曰酒疸.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心烦.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夫病酒黄胆者.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酒黄胆者.或无热.静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即愈.

○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韭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

○师曰.病黄胆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皆从湿得之.一身发热.面黄肚热.热则在里.当下之.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也.

腹胀满.面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师曰.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宜瘥.反剧为难治.

○又曰.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发热也.

茵陈蒿汤 治谷疸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

茵陈蒿(六两) 大黄(三两) 栀子(十四个.擘)

上三味 咀.水一斗二升.煮茵陈.减一半.纳二味.煮至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小便利.

溺如皂荚色汁.状正赤.壹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硝石矾石散治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女劳疸也.得之膀胱急.小腹满.一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或时溏.此女劳之为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

硝石 矾石(烧.各等分)

上二味为末.以大麦面粥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大便正黑.小便黄是其候.

栀子大黄汤治酒黄胆心中懊 .或热痛.宜服此方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 枳实(五枚.炙) 豆豉(一升.绵裹) 大黄(一两)

上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无时.

茵陈五苓散治黄胆病.一本茵陈汤五苓散.(五苓散.局方有)

五苓散(五分) 茵陈蒿末(十分)

上和匀.先食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大黄硝石汤治黄病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表和里实.当下之.

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四个.擘)

上 咀.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纳硝石.煮一升.顿服之.

黄连散治黄胆大小便秘涩壅热.累效.

川大黄(好醋拌炒) 黄连(各二两) 甘草(炙) 黄芩(各一两)

上四味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温水调下.日三服.

【 鼻瓜蒂散治黄胆遍身如金色.此方累经效.

瓜蒂(十四个) 母丁香(一个) 黍米(四十九个)

上先将瓜蒂为细末.次入二味同碾.罗为末.每于夜卧.令病患先含水一口.两鼻孔内 入半字以下.吐了水便睡.至半夜或明日.取下黄水.旋用熟帛 了.直候取水定.便服前黄连散.病轻五日见效.重者半月取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卫生宝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卫生宝鉴》书籍目录
  1. 黄胆论《卫生宝鉴》
  2. 黄胆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3. 黄胆论《症因脉治》
  4. 黄胆解《儿科萃精》
  5. 黄胆论(附黄病)《婴童类萃》
  6. 黄胆简便方《幼幼集成》
  7. 黄胆论治《类证治裁》
  8. 黄胆兼外感《医学衷中参西录》
  9. 黄胆脉案《类证治裁》
  10. 黄胆兼目疾论《银海指南》
  11. 黄胆脉候《类证治裁》
  12. 黄胆候《诸病源候论》
  13. 黄胆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14. 黄胆黑疸说《研经言》
  15. 黄胆门《幼科指南》
  16. 黄胆黑疸《读医随笔》
  17. 黄胆门(附黄肿 附黄汗)《丹台玉案》
  18. 黄胆方十三首《外台秘要》
  19. 黄胆门(幼幼汇集 中)《古今医统大全》
  20. 黄胆方《仁术便览》
  21. 黄胆秘方《华佗神方》
  22. 黄胆大小总论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3. 黄胆尿赤《奇效简便良方》
  24. 黄胆部《本草易读》
  25. 黄胆尿赤《回生集》
  26. 黄胆病脉证治《高注金匮要略》
  27. 黄胆取黄法屡试屡验《回生集》
  28. 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论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9. 黄胆痧《痧胀玉衡》
  30. 黄胆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31. 黄胆神方《奇方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