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腰痛筋骨冷疼
【木瓜虎骨丸】治风寒湿合而成痹.脚重不仁.疼痛少力.足下隐痛.不能踏地.脚膝筋挛.不能屈伸.及项背拘急.手背无力.耳内蝉鸣.头眩目晕诸证.香港脚.行步艰难.并皆服之.
自然铜(醋淬七次) 枫香脂 败龟(醋炙去阑) 骨碎补(去毛)
上为末.入研药和匀.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煎木瓜汤送下亦得.渐加至五十丸.空心食前.
【 葱丸】治寒湿筋骨冷疼.不能举动.
川乌(去皮尖.生) 黑牵牛(头末) 盐豉(各三钱) 乳香(研)没药(研.各一钱)
上为末.入研药匀.用肥葱一握.洗去土.淡醋一升.不犯铜铁.于文武火熬葱醋一半.漉去渣.慢火再熬成膏.滴水中不散为度.将前药末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一十丸加至二十丸.温酒送下.大便微利则愈.
【活血应痛丸】 治风湿为病血脉凝滞.腰腿重疼.身体麻木.头面虚肿.下注脚膝重痛.行履艰难.
上七味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酒或熟水任下.不以时.
【左经丸】治筋骨诸疾.手足不遂.不能行步运动.但不曾针灸伤筋脉者.四五丸必效.此药尤能通行荣卫.导经络.专治心肾肝三经.服后小便少淋涩.乃其验也.
木鳖子(去壳.别研) 白胶香(研) 五灵脂(各三两半)常归(去土一两) 草乌头(生.去皮脐.三两半) 斑蝥(五个.去头足翅.炒.醋煮熟)
上后四味为末.与前二味和匀.用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醋煮为糊和药.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酒磨下.
【神应丸】治一切腰痛.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
【乌灵丸】久患风虚麻痛.行步艰难.正宜服之.
上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忌一切冷物.
【克效饼子】治腰痛及腿膝累效.
甘遂(麸炒黄) 荞面(各一两) 黑牵牛(净.四两.半生半熟.取头末二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夜卧滴水和成饼.慢火烧黄色取出.气实者作一服.烂嚼后煎.半生半熟.葱白酒送下.气虚人作两服.先吃一多半.至明取动.再嚼一少半.亦用半生半熟.葱白酒送下.微取一行.如妇人有胎.不可服之.
【独活寄生汤】治肾气虚弱.冷卧湿地.腰背拘蜷.筋骨挛痛.或当风取凉.风邪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或腰痛牵引脚重.行步艰辛.
独活 寄生 杜仲 牛膝细辛 秦艽 桂心 茯苓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各一两半)当归 熟地黄 芍药(各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前.
【独活汤】治因劳役得腰痛如折.沉重如山.
羌活 肉桂 大黄(酒煨) 防风独活 泽泻(各三钱) 当归 连翘(各五钱)
桃仁(五十个) 甘草(炙.二钱) 黄柏(酒炙) 防己(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酒半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食前.立愈.
【薏苡仁汤】疗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肝.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麻黄(六钱.去节) 薏苡仁(二钱) 杏仁(六个.麸炒去皮尖) 甘草(炙.二钱)
上 咀.作一服.水三盏半.煎至二盏.去渣.分温二服.
【防己黄 汤】疗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防己(二钱) 黄 (二钱半) 甘草(一钱炙) 白术生姜(各二钱半) 大枣(一个擘)
上 咀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渣.温分作二服.

- 诸腰痛筋骨冷疼《卫生宝鉴》
- 诸阳之会《中医词典》
- 诸药《本草经解》
- 诸阳之会《中医名词词典》
- 诸药法制及药性《外科全生集》
- 诸阳之本《中医词典》
- 诸药食毒《文堂集验方》
- 诸阳受气于四肢诸阴受气于五脏论《普济方·针灸》
- 诸药相反例《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诸牙疼《奇方类编》
- 诸药泻诸经之火邪《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诸血主方《痰火点雪》
- 诸药制法《古今医统大全》
- 诸血症论《妇科秘书》
- 诸药制使《神农本草经》
- 诸血症简便方《慈幼便览》
- 诸噎方一十二首《外台秘要》
- 诸血证治《幼幼集成》
- 诸因《审视瑶函》
- 诸血证论《胎产心法》
- 诸阴之反《中医词典》
- 诸血证《明医指掌》
- 诸阴诸阳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诸血证《古今名医汇粹》
- 诸饮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诸血证《重订灵兰要览》
- 诸饮候《诸病源候论》
- 诸血统论《金匮翼》
- 诸饮食中毒候《诸病源候论》
- 诸血门《丹台玉案》
- 诸瘿统论《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