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
仲景云.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者.此言邪气在里之时也.夫寒邪始伤于表.不解而渐传入于里.变而为热.人之身在里者为阴.华佗云.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在胃.入胃谓之入腑也.腑之为言聚也.若府库而聚物焉.又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邪气入于胃而不复传流水谷.水谷不消去.郁而为实也.此阳盛阴虚者此也.故潮热引饮.腹满而喘.手足 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宜大承气汤下之则愈.潮热者为实也.此外已解.可攻其里.而反汗之.表无阴邪.汗又助阳.阳实而又补.表里俱热.不死何待、外台秘要云.表和里病.下之则愈.汗之则死.正此意也.

- 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卫生宝鉴》
- 阳盛阴虚失血《中医词典》
- 阳盛则外热《中医词典》
- 阳盛阴虚脉《中医词典》
- 阳湿痰破疮《外科启玄》
- 阳盛阴伤《中医词典》
- 阳实《药症忌宜》
- 阳盛阴伤《中医名词词典》
- 阳事《中医名词词典》
- 阳盛格阴《伤寒心法要诀》
- 阳事《中医词典》
- 阳盛格阴《医宗金鉴》
-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针灸甲乙经》
- 阳盛格阴《中医词典》
-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针灸甲乙经》
- 阳盛格阴《中医名词词典》
- 阳暑《中医名词词典》
- 阳盛《中医词典》
- 阳暑《中医词典》
- 阳盛《中医名词词典》
-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中医词典》
- 阳胜则阴病《中医词典》
-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审视瑶函》
- 阳胜则阴病《中医名词词典》
-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原机启微》
- 阳胜则热《中医词典》
- 阳衰卫陷《四圣悬枢》
- 阳胜则热《中医名词词典》
- 阳水《中医名词词典》
- 阳胜《中医词典》
- 阳水《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