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霍乱吐利治验
提学侍其公.年七十九岁.至元丙寅六月初四日中暑毒.霍乱吐利.昏冒终日.不省人事.时夜方半.请予治之.诊其脉洪大而有力.一息七八至.头热如火.足寒如冰.半身不遂.牙关紧急.予思内经五乱篇中云.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冒气逆行.乱于胸中.是谓大 云云.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于是霍乱之名.自此而生.盖因年高气弱.不任暑气.阳不维阴则泻.阴不维阳则吐.阴阳不相维.则既吐且泻矣.前贤见寒多以理中丸.热多以五苓散为定法治之.今暑气极盛.阳明得时.况因动而得之.中暑明矣.非甘辛大寒之剂.则不能泻其暑热.坠浮焰之火而安神明也.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泻热补气.加白茯苓以分阴阳.约重一两.冰水调灌.渐渐省事而诸证悉去.后慎言语.节饮食.三日.以参术调中汤之剂增减服之.理正气.逾十日后.方平复.

- 中暑霍乱吐利治验《卫生宝鉴》
- 中暑候(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中暑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中暑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中暑门《石室秘录》
- 中暑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中暑门(附注夏)《丹台玉案》
- 中暑大汗昏倒《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中暑闷几欲绝《奇效简便良方》
- 中暑(中与伤同)《顾松园医镜》
- 中暑仆地《奇方类编》
- 中暑(即中喝)《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暑三(附暑风、注夏)《丹溪心法》
- 中暑(即中喝)《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暑伤暑论《医贯》
- 中暑《药症忌宜》
- 中暑条辨十一条《六因条辨》
- 中暑《扁鹊心书》
- 中暑泻《症因脉治》
- 中暑《幼科心法要诀》
- 中暑眩晕《中医词典》
- 中暑《奇方类编》
- 中暑有动静之异《医学传心录》
- 中暑《校注医醇剩义》
- 中暑证治《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中暑《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中暑中《伤寒括要》
- 中暑《奇效简便良方》
- 中暑中热辨《医经溯洄集》
- 中暑《奇效简便良方》
- 中暑中热论《叶选医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