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中诸虫

《卫生宝鉴》书籍目录

乌梅丸治脏寒蛔虫动作.上入膈中.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即呕.常自吐蛔.有此证候.谓之蛔厥.此药主之.又治久痢.

乌梅(三百个) 黄柏(炙) 细辛(去苗) 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去芦.各六两) 干姜(炮.十两) 当归(去芦.四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用.四两) 黄连(去须.十六两)

上异捣筛.合治之.以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令熟.用米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炼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米饮下.食前服.

化虫丸

鹤虱(去土) 槟榔 苦楝根(去浮皮) 胡粉(炒.各一两)白矾(枯.二钱半)

上为末.水糊丸如麻子大.小儿疾病.多有诸虫.或因脏腑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动即腹中疼痛发作.积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亦攻心痛则哭不休.合眼仰身扑手.心神闷乱.呕哕涎沫.或吐清水.四肢羸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肉.或寒或热.沉沉默默.不的知病之处.其虫不疗.则子母相生.无有休止.长一尺则能害人.一岁儿服五丸.温浆水入生油一两点.打匀下之.温米饮亦得.不拘时候.其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

补金散治诸般虫.

鹤虱(生) 雷丸 定粉 锡灰(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食前.少油调下.又用猪肉一两.烧熟.糁药在上.细嚼亦得.每服药时.用鸡翎、甘遂末一钱.与前药一处服之.其虫自下矣.

雷金散治诸虫.

雷丸(末.八分) 郁金(末.七分) 黑牵牛(末.一钱半)

上三件末.和匀.以生油调下三两匙.饭压之.

化虫散取寸白虫.

黄丹(半两炒) 锡灰(一两罗) 定粉(二两)

上同研极细末.每服一钱.先烧猪肉五片.吃了后.以生油一口许调药服.至晚取下.妇人有胎不可服.李副统女子菊花年十三.一服取虫一抄.终身不发.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卫生宝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卫生宝鉴》书籍目录
  1. 腹中诸虫《卫生宝鉴》
  2. 腹中窄狭而痰火各别《医学传心录》
  3. 腹主动脉的分支《人体解剖学》
  4. 腹中窄狭《古今医鉴》
  5. 腹主动脉的奇数脏支和门静脉《人体解剖学》
  6. 腹中窄狭《中医词典》
  7. 腹主动脉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8. 腹中瘀血《女科证治准绳》
  9.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腹中有癖第四十六问《婴童百问》
  11. 腹主动脉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2. 腹中有癖《小儿药证直诀》
  13. 腹自不容侠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三穴《针灸甲乙经》
  14. 腹中硬块《奇效简便良方》
  15.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针灸甲乙经》
  16. 腹中易饥,食片刻即吐《奇效简便良方》
  17.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针灸甲乙经》
  18. 腹中虚痛、胸项结核《沈氏女科辑要》
  19. 腹自幽门挟巨阙两傍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一穴《针灸甲乙经》
  20. 腹中痛块如刀刺《奇效简便良方》
  21.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凡十二穴《针灸甲乙经》
  22. 腹中痛候《诸病源候论》
  23. 缚虎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4. 腹中痛《中医词典》
  25. 缚治法《石室秘录》
  26. 腹中水鸣(附腹中畏寒、腹中窄狭)《冯氏锦囊秘录》
  27. 蝮蛇《食疗本草》
  28. 腹中水块作痛《医旨绪余》
  29. 蝮蛇《本经逢原》
  30. 腹中生应声虫秘方《华佗神方》
  31. 蝮蛇胆《千金翼方》

《卫生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