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有补泻法
帝问邪气在经.其病何如.取之奈何.对曰.邪之在经.如水得风.波涌陇起.其行脉中循循然.其中手也.时大时小.动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市.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 (一作弩)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过而自缓(一作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泻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入腠理.得穴.令病患吸气一口.针至六分.觉针沉涩.复退至三四分.再觉沉涩.更退针一豆许.仰手转针头向病所.以手循经络.循扪至病所.气至病已.合手回针.引气过针三寸.随呼徐徐出针.勿闭其穴.命之曰泻.
○补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按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入腠理.得穴.令病患呼气一口将尽.内针至八分.觉针沉紧.复退一分许.如更觉沉紧.仰手转针头向病所.根据前循扪至病所.气至病已.随吸而疾出.针速闭其穴.命之曰补.

- 针有补泻法《卫生宝鉴》
- 针摇《中医词典》
- 针有深浅策《针灸大成》
- 针眼痛《明目至宝》
- 针余琐谈《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针眼候《诸病源候论》
- 针折在肉内《奇方类编》
- 针眼(土疳)《中医名词词典》
- 针助教《中医词典》
- 针眼《中医眼科学》
- 针子户穴歌《医宗金鉴》
- 针眼《外科大成》
- 针子户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 针眼《外科心法要诀》
- 侦探《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针眼《医宗金鉴》
- 珍珠《雷公炮制药性解》
- 针眼《中医词典》
- 珍珠《药笼小品》
- 针眼《圣济总录》
- 珍珠《中药炮制》
- 针穴图《喉科指掌》
- 珍珠《本草蒙筌》
- 针邪秘要《针灸大成》
- 珍珠《冯氏锦囊秘录》
- 针效《子午流注说难》
- 珍珠《医学入门》
- 针向行气法《中医词典》
- 珍珠《证类本草》
- 针向补泻《中医词典》
- 珍珠《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