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热
【柴胡饮子】解一切肌骨蒸热.积热作发.或寒热往来.蓄热寒战.及伤寒发汗不解.或不经发汗传受.表里俱热.口干烦渴.或表热入里.下证未全.下后热未除.及汗后余热劳复.或妇人经病不快.产后但有如此证.并宜服之.
上七味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渣.温服.小儿分三服.病除为度.
日三服.热甚者加服.
【白虎汤】治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胸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七八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宜服之.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粳米三十粒.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或加人参、亦得.此药立夏后、立秋前可服.春时、及立秋后、亡血家.并不可服.

- 气分热《卫生宝鉴》
- 气分候《诸病源候论》
- 气分证《中医名词词典》
- 气分寒《卫生宝鉴》
- 气分证《中医词典》
- 气分寒《中医词典》
- 气分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气分发热《症因脉治》
- 气府《黄帝内经太素》
- 气分《中医词典》
- 气府《中医词典》
- 气方三首《外台秘要》
- 气府论《素问悬解》
- 气反《中医词典》
- 气府论《素问悬解》
- 气耳《明医指掌》
- 气府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气遏肉死《正体类要》
- 气府三百六十五《类经》
- 气呃《中医词典》
- 气疳《中医词典》
- 气短似喘《傅青主女科》
- 气疳《幼幼新书》
- 气短似喘《傅青主男科》
- 气感与气效应《气功外气疗法》
- 气短倦怠口干出汗《经验麻科》
- 气高《中医词典》
- 气短《产宝》
- 气隔《华佗神方》
- 气端《中医词典》
- 气膈《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