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指歌
小儿食指辨三关。男左女右一般看。皆知初气中风候。末是命门易亦难。要知虎口气纹脉。
倒指看纹分五色。红黄安乐五脏和。红紫依稀有损益。紫青伤食气虚烦。青黑之时症候逆。
忽然纯黑在其间。好手医人心胆寒。若也直上到命关。粒米短长分两端。如枪冲射惊风至。
分作枝叉有数般。弓反里顺外为逆。顺逆交连顺已难。叉头长短犹可救。如此医人仔细看。
初看掌心中有热。便知身体热相从。肚热脚冷伤积定。脚热额热是感风。额冷脚热惊所得。疮疹发来耳后红。孩子无事忽大叫。不是惊风是天吊。大叫气促长声粗。误吃热毒闷心窍。急须吐下却和脾。若将惊药真堪笑。痢后努气眉头皱。不努不皱肠有风。冷热不调分赤白。脱肛因毒热相攻。十二种痢何为恶。噤口刮肠大不同。孩儿有病不可下。不热自汗兼自泻。神困囟陷四肢冷。干呕气虚神怯怕。吐虫面白毛憔悴。府气潮热食不化。鼻塞咳嗽及虚痰脉细肠鸣烦躁讶。方将有积与疏通。下了之时必生诧。孩儿实热下无辜。面赤睛红气壮强脉大弦洪肚上热。胙腮喉痛尿如汤。屎硬腹胀胁肋满。四肢浮肿夜啼长。遍体生疮肚隐痛下之必愈是为良。

- 脉指歌《寿世保元》
- 脉之造字《思考中医》
- 脉痔《圣济总录》
- 脉之形体《医碥》
- 脉痔《中医词典》
- 脉之歇止《医碥》
- 脉痔候《诸病源候论》
- 脉之名义《诊家正眼》
- 脉中有线有吉有凶《读医随笔》
- 脉之行动《医碥》
- 脉主病《古今名医汇粹》
- 脉之行动《医碥》
- 脉状奇偶《古今医统大全》
- 脉之大要《古今名医汇粹》
- 悗心《中医词典》
- 脉之部位《医碥》
- 蛮夷酒《备急千金要方》
- 脉症治方凡例《脉症治方》
- 鳗《得配本草》
- 脉症与病相反论《医学源流论》
- 鳗《本草分经》
- 脉症顺逆与从舍《中医诊断学》
- 鳗(音鳗)鲡(音黎)鱼《证类本草》
- 脉症合参《中医名词词典》
- 鳗煎《医方考》
- 脉证宜忌歌《推拿抉微》
- 鳗鲡《本草备要》
- 脉证宜忌歌《幼幼集成》
- 鳗鲡《本草易读》
- 脉证相反《古今医统大全》
- 鳗鲡《医学入门》
《寿世保元》
- 作者:龚廷贤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年—1644年
- 卷一
- 医说
- 五脏六腑脉病虚实
- 五脏补泻主治例
- 十二经络
- 奇经八脉
- 诊脉
- 七表八里总归四脉
- 论五脏见四脉应病诗
- 内因脉
- 外因脉
- 不内不外因脉
- 定死脉形候歌
- 脉辨生死
- 诊杂病生死脉歌
- 诊暴病歌
- 诸脉宜忌生死
- 扁鹊华佗察声色秘诀
- 诊五脏六腑气绝症候
- 脏腑论
- 血气论
- 脾胃论
- 五运六气论
- 五运主病
- 亢则害承乃制体用说
- 医论
- 卷一本草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儿科总论
- 急惊
- 慢惊
- 慢脾
- 诸疳
- 积癖
- 热症
- 感冒
- 脾胃
- 伤食
- 吐泻
- 痢疾
- 疟疾
- 痰喘
- 咳嗽
- 发痧
- 通治
- 变蒸论
- 初生杂症论
- 胎热
- 胎寒
- 胎肥
- 胎怯
- 胎黄
- 胎惊
- 锁肚
- 不乳
- 撮口
- 噤风
- 脐风
- 客忤
- 不尿
- 夜啼
- 中恶
- 天吊
- 鹅口
- 口疮
- 重舌
- 木舌
- 弄舌
- 牙疳
- 吃泥土
- 丹毒、赤游
- 喉痹、乳蛾
- 眼疾
- 耳疾
- 鼻疮
- 头疮
- 脐疮
- 虫痛
- 尾骨痛
- 阴肿疝气
- 盘肠气痛
- 脱肛
- 遗尿
- 尿浊
- 便血
- 下淋
- 吐血、衄血
- 大小便闭
- 水肿
- 黄胆
- 汗症
- 解颅
- 鹤节
- 行迟
- 语迟
- 齿迟
- 诸迟
- 龟胸
- 龟背
- 滞颐
- 囟陷
- 囟填
- 手拳
- 脚拳
- 痘疮
- 疹
- 卷九·外科诸症
-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