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论
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血气。所以得全性命者。气与血也。血气者。乃人身之根本乎。气取诸阳。血取诸阴。血为荣。荣行脉中。滋荣之义也。气为卫。卫行脉外。护卫之义也。人受谷气于胃。胃为水谷之海。灌溉经络。长养百骸。而五脏六腑。皆取其气。故清气为荣。浊气为卫。荣卫二气。周流不息。一日一夜。脉行五十度。平旦复会于气口。阴阳相贯。血荣气卫。常相流通。何病之有。一窒碍焉。则百病由此而生。且气之为病。发为寒热喜怒忧思。积痞疝瘕 癖。上为头旋。中为胸膈。下为脐间动气。或喘促。或咳噫。聚则中满。逆则足寒。凡此诸疾。气使然也。血之为病。妄行则吐衄。衰涸则虚劳。蓄之在上。
其人忘。蓄之在下。其人狂。逢寒则筋不荣而挛急。挟热毒则内瘀而发黄。在小便为淋痛。
在大便为肠风。妇人月事进退。漏下崩中。病症非一。凡此诸疾。皆血使之也。夫血者譬则水也。气者譬则风也。风行水上。有血气之象焉。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病出于血调。其气犹可以导达。病原于气。区区调血。又何加焉。故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先阳后阴也若夫血有败瘀滞泥诸经。壅遏气之道路。经所谓去其血而后调之。不可不通其变矣。然调气之剂。以之调血而两得。调血之剂。以之调气则乖张。如木香、官桂、细辛、浓朴、乌药、香附、三棱、莪术之类。治气可也。治血亦可也。若以当归、地黄辈。施之血症则可。然其性缠滞。有亏胃气。胃气亏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凡治病当识本末。如呕吐痰涎。胃虚不食。以致发热。若以凉剂退热。则胃气愈虚。热亦不退。宜先助胃止吐为本。其热自退纵然不退。但得胃气已正。旋与解热。又有伤寒大热。屡用寒凉疏转。其热不退。若与调和胃气。自然安愈。
心为血之主。肝为血之藏。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止知血之出于心。而不知血之纳于肝知气之出于肺。而不知气之纳于肾。往往用药。南辕北辙矣。假如血痢。以五苓、门冬等剂。行其心。巴豆、大黄逐其积。其病犹存者。血之所藏。无以养也。必佐以芎、归、。则病自止。假如喘嗽。以枳壳、桔梗、紫苏、桂、姜、橘等剂调其气。以南星、半夏、细辛豁其痰。而终不升降者。气之所藏。无以收也。必佐以补骨脂辈。则气归原矣。病有标本。治有先后。纲举而目斯张矣。噫此传心至妙之法。敢不与卫生君子共之。

- 血气论《寿世保元》
- 血气精神《中医词典》
- 血气凝寒小腹痛候(妇科心镜 下)《古今医统大全》
- 血气检测的质量控制《临床生物化学》
- 血气所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血气分析仪分析方法《临床生物化学》
- 血气体用说《目经大成》
- 血气分析仪测定原理及仪器结构《临床生物化学》
- 血气统论《圣济总录》
-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免疫与健康》
- 血气为病《丹溪治法心要》
- 血气分析《临床生物化学》
- 血气心腹疼痛候(妇科心镜 下)《古今医统大全》
- 血气刺痛(杂病)《金匮悬解》
- 血气形志《素问悬解》
- 血气不同形《针灸素难要旨》
- 血气形志《素问悬解》
- 血气不分混而遂结之病《原机启微》
- 血气形志篇《黄帝内经·素问》
- 血气不分混而遂结之病《审视瑶函》
- 血气阴阳清浊《类经》
- 血气《普济方·针灸》
- 血郄《中医词典》
- 血气《景岳全书》
- 血侵睛《中医词典》
- 血癖《女科切要》
- 血清(浆)胆碱脂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血盆骨《中医词典》
- 血清(血浆)过氧化脂质《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血衃《中医词典》
- 血清(血浆)尿酸《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寿世保元》
- 作者:龚廷贤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年—1644年
- 卷一
- 医说
- 五脏六腑脉病虚实
- 五脏补泻主治例
- 十二经络
- 奇经八脉
- 诊脉
- 七表八里总归四脉
- 论五脏见四脉应病诗
- 内因脉
- 外因脉
- 不内不外因脉
- 定死脉形候歌
- 脉辨生死
- 诊杂病生死脉歌
- 诊暴病歌
- 诸脉宜忌生死
- 扁鹊华佗察声色秘诀
- 诊五脏六腑气绝症候
- 脏腑论
- 血气论
- 脾胃论
- 五运六气论
- 五运主病
- 亢则害承乃制体用说
- 医论
- 卷一本草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儿科总论
- 急惊
- 慢惊
- 慢脾
- 诸疳
- 积癖
- 热症
- 感冒
- 脾胃
- 伤食
- 吐泻
- 痢疾
- 疟疾
- 痰喘
- 咳嗽
- 发痧
- 通治
- 变蒸论
- 初生杂症论
- 胎热
- 胎寒
- 胎肥
- 胎怯
- 胎黄
- 胎惊
- 锁肚
- 不乳
- 撮口
- 噤风
- 脐风
- 客忤
- 不尿
- 夜啼
- 中恶
- 天吊
- 鹅口
- 口疮
- 重舌
- 木舌
- 弄舌
- 牙疳
- 吃泥土
- 丹毒、赤游
- 喉痹、乳蛾
- 眼疾
- 耳疾
- 鼻疮
- 头疮
- 脐疮
- 虫痛
- 尾骨痛
- 阴肿疝气
- 盘肠气痛
- 脱肛
- 遗尿
- 尿浊
- 便血
- 下淋
- 吐血、衄血
- 大小便闭
- 水肿
- 黄胆
- 汗症
- 解颅
- 鹤节
- 行迟
- 语迟
- 齿迟
- 诸迟
- 龟胸
- 龟背
- 滞颐
- 囟陷
- 囟填
- 手拳
- 脚拳
- 痘疮
- 疹
- 卷九·外科诸症
-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