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痈
一论悬痈。此疮生谷道外肾之间。初发甚痒。状如松子。四十日赤肿如松。治迟则破。
而大小便皆从此出。不可治矣。
用横纹大甘草一两。截长三寸许。取出山涧中流水一碗。不用井水河水。以甘草蘸水。
文武火慢炙。不可性急。须用三时久。俟水尽为度。劈视草中润透。却以无灰酒二碗。煮至一碗温服。一日一服。半月消尽为度。
上为末。酒调。空心服。虚弱。加当归一半。
一论肝经湿热。玉茎患疮。或便毒悬痈肿痛。或溃烂作痛。小便涩滞。或睾囊挂。
龙胆草(酒拌炒黄)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炒) 木通 生地黄(酒炒) 当归尾(酒炒)山栀(炒) 黄芩(炒) 甘草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 悬痈《寿世保元》
- 悬痈《证治准绳·疡医》
- 悬痈《古今医鉴》
- 悬痈《续名医类案》
- 悬痈《万病回春》
- 悬痈《医宗金鉴》
- 悬痈《外科心法要诀》
- 悬痈《医宗金鉴》
- 悬痈《医学心悟》
- 悬痈《重订囊秘喉书》
- 悬痈《医学心悟》
- 悬痈《中医词典》
- 悬痈《外科理例》
- 悬痈《景岳全书》
- 悬痈《竹林女科证治》
- 悬痈《中医名词词典》
- 悬痈《立斋外科发挥》
- 悬饮其一《经方实验录》
- 悬痈《幼科心法要诀》
- 悬饮其二《经方实验录》
- 悬痈《外科全生集》
- 悬饮咳嗽《临证实验录》
- 悬痈《回生集》
- 悬饮候《诸病源候论》
- 悬痈(二)《外科十法》
- 悬饮方二首《外台秘要》
- 悬痈(外科理例 上)《古今医统大全》
- 悬饮《校注医醇剩义》
- 悬痈(一)《外科十法》
- 悬饮《症因脉治》
- 悬痈(脏毒 内痔 外痔 脱肛)《医学心悟》
《寿世保元》
- 作者:龚廷贤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年—1644年
- 卷一
- 医说
- 五脏六腑脉病虚实
- 五脏补泻主治例
- 十二经络
- 奇经八脉
- 诊脉
- 七表八里总归四脉
- 论五脏见四脉应病诗
- 内因脉
- 外因脉
- 不内不外因脉
- 定死脉形候歌
- 脉辨生死
- 诊杂病生死脉歌
- 诊暴病歌
- 诸脉宜忌生死
- 扁鹊华佗察声色秘诀
- 诊五脏六腑气绝症候
- 脏腑论
- 血气论
- 脾胃论
- 五运六气论
- 五运主病
- 亢则害承乃制体用说
- 医论
- 卷一本草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儿科总论
- 急惊
- 慢惊
- 慢脾
- 诸疳
- 积癖
- 热症
- 感冒
- 脾胃
- 伤食
- 吐泻
- 痢疾
- 疟疾
- 痰喘
- 咳嗽
- 发痧
- 通治
- 变蒸论
- 初生杂症论
- 胎热
- 胎寒
- 胎肥
- 胎怯
- 胎黄
- 胎惊
- 锁肚
- 不乳
- 撮口
- 噤风
- 脐风
- 客忤
- 不尿
- 夜啼
- 中恶
- 天吊
- 鹅口
- 口疮
- 重舌
- 木舌
- 弄舌
- 牙疳
- 吃泥土
- 丹毒、赤游
- 喉痹、乳蛾
- 眼疾
- 耳疾
- 鼻疮
- 头疮
- 脐疮
- 虫痛
- 尾骨痛
- 阴肿疝气
- 盘肠气痛
- 脱肛
- 遗尿
- 尿浊
- 便血
- 下淋
- 吐血、衄血
- 大小便闭
- 水肿
- 黄胆
- 汗症
- 解颅
- 鹤节
- 行迟
- 语迟
- 齿迟
- 诸迟
- 龟胸
- 龟背
- 滞颐
- 囟陷
- 囟填
- 手拳
- 脚拳
- 痘疮
- 疹
- 卷九·外科诸症
- 卷十